西夏文《三家注孙子》的版本价值

来源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云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ong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前学界认为《孙子兵法》目前所存的汉文版本中,有3种宋本最为珍贵:一是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二是宋本《武经七书》本,刻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三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刻于南宋.本文所要讨论的西夏文译本《三家注孙子》,为曹操(155-200年)、李筌(8世纪)和杜牧(803-852年)三家注本.刻本,蝴蝶装.该书从来未见著录,汉文底本久已亡佚,堪称一个新的版本系统。现在根据西夏文本加以构拟,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孙子兵法》“三家注本”的原貌。该书有助于弄清楚唐宋时代《孙子》及其注本完成向传世本演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其他文献
西夏文《大寒林经》是大乘佛教五部守护经之一,由藏文译成,内容是对灾星、野兽和毒虫的防护。目前所见流行于尼泊尔的梵文本、汉文本等。全文未见解读。本文通过上海古籍出版社提供的文献照片,首次对此经的翻译情况做一个梳理,以求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札兀惕·忽里”是蒙古帝国创建者、后以“成吉思汗”闻名于世的蒙古人铁木真早年受封于女真金国的一个名分,是在金章宗明昌七年(1196)因协助平定阻卜(塔塔儿)叛乱有功而由丞相完颜襄授予的一个封号,其完整形式最先为世所知是在汉字记音本《元朝秘史》中,作“札兀惕中忽舌里”(第134节,总译“札兀忽里”)、“察兀惕中忽舌里”(第179节,旁译“官名”);另有第281节“札中忽敦”旁译“金人的”、同节“札中
《倮(人罗)译语》②是清代乾隆年间官方编纂的华夷译语中的汉语彝语对译辞书,共有五种,分别记录了五个不同地点的彝语方言词汇.《倮(人罗)译语》每个词条包括彝文、汉义、汉字标音三个部分。《倮(人罗)译语》的标音汉字中有几个字很特别,或不见于汉文字书,或虽见于字书但字书标注的读音与《倮(人罗)译语》的标音完全不同,应该不是同一字。本文考释这些字的读音,所用材料为故宫所藏五种《课(人罗)译语》,并参考神田
世界各地收藏并已刊布的回鹘文契约文书大约有四百件,其年代大多属于蒙元时代(13-14世纪),依其内容可分为买卖契约、借贷契约、租赁契约、交换契约、养子契约、放奴契约等.②这些契约文书是研究回鹘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的第一手材料.回鹘文契约文书的参与者是指契约缔结中的双方和第三方当事人.各类契约中对这些参与者有不同称谓.本文拟以回鹘文契约文书为文本,③并比较敦煌吐鲁番汉文文书,对各方参与者的称谓及其特点
回鹘文《玄奘传》译自汉文,共十卷.是玄奘弟子慧立据口述撰写的一部著作.书中详细记述了公元7世纪我国伟大旅行家和佛教师玄奘的生平事迹.本文以回鹘《玄奘传》第六卷的残叶为蓝本,对其中所含q、γ,s、(s),z、(z)字母的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探究其书写习惯和规律.
本文主要对满语文献保护研究与整理开发、满语文献与历史文化深层次综合研究、满语文献与相关学科结合研究、学科建设发展与后继人才培养等深入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满语、文献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满—通古斯诸族语言文化起源发展研究,以及阿尔泰诸族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汉语言文化与北方诸民族语言文化关系研究,清史、满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通过对满语、文献
满文碑刻文献是满文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文物属性和文献属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空间范围来看,满文碑文分布于清代京郊最多,其所对应的地理空间主要为今天的北京地区,无论是碑石实物还是拓片均保存最多,最为易得,为研究提供大量的基础材料;从时间范围来看,顺治朝尚处于满文文字使用趋于规范的阶段,应用于碑石之上的浩封、祭文等成式也不断得到调整最终固定,为后世形成的固定成式奠定了基础。笔者试从顺治朝满
本文利用清代官修辞书《御制清文鉴》和《御制增订清文鉴》的满文释义,提取《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中出现的标有“汉名同上”“汉名亦同上”“汉语同上”“汉语亦同上”“汉语同上连用”等标记的词语,分析它们的同义关系.
布依族古百越文字是历史悠久、目前尚有极少数布摩识读的一种文字.本文以收集到的布依族古越文字古越书为依据,讨论了布依族古百越文字及其典籍整理及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国际ISO编码的科学研制,向水书研究提出挑战.水书是什么文字?水书文字体系的构成?水书到底有多少字?同时水书国际ISO编码的科学研制,也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国际ISO编码的科学研制的过程、方法,并阐述了其理论依据和原始文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