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的地质学与地学文化

来源 :2016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mzho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广义的垃圾入手,从列举的地质学领域中曾经被当作垃圾的可燃冰、璞玉和尾矿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剖析了地质学原理及在垃圾的地质学改造过程中迸发出的强大的地质文化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以淮河上游王家坝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水文气象序列分别采用趋势和变异诊断技术进行统计分析.趋势和变异诊断结果发现,流域降水和径流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检测到流域控制站点水文气象时间序列在1992年左右发生变异,结合DTVGM、SWAT和HBV三个水文模型定量分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8.13%和61.87%;弹性系数方法定量分离结果分别为40.59%和59.41%;未
基于陆浑水库东湾站1960-2013年实测汛期径流资料及1975-2013年汛期降雨资料,采用变差系数、径流系数、M-K非参数检验法以及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分析陆浑水库汛期入库径流、降雨的年际变化、突变变化的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径流及降雨的年际变差系数较小,没有明显的突变;径流系数的年际变化不稳定;该流域汛期径流量和降雨量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为缓解我国不容乐观的水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各地方政府需响应国家提出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治水方略,并同时贯彻实施节水减排的治水理念.通过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与节水减排概念和内涵的系统分析,梳理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节水减排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郑州市为例,应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I-MI)的评价方法对该地区2010-2013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流域径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象更为严重,分析水资源变化趋势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海河流域实际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水文站的分布情况,选取观台、响水堡、张家坟、下会和桃林口五个典型流域,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检验各典型流域年径流量的历史变化趋势.基于半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TOPM
本文采用自适应网格的Godunov型有限体积浅水方程为水流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方程进行水位改进,保证水量守恒,适于辨识季节性的碟形湖;采用MUSCL-Hancock预测-校正格式对浅水控制方程进行离散,保证时空二阶精度,适于复杂的流态变化;通过基于局部Froude数的水深-水位加权变量重构并结合minmod限制器,保证格式的TVD特性,避免间断解或大梯度解附近产生非物理虚假振荡,以适应于季节动态变
针对长江流域气候和水文变化、来水量的减少和上游大量兴建水利设施等因素导致既定的蓄水方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个矛盾,以原三峡水库汛末蓄水调度方案为基础,综合考虑了防洪、发电、航运、下游抗旱补水等约束条件改进三峡水库汛末蓄水方案,并提出目前可行的6套汛末提前蓄水方案.根据每个汛末提前蓄水方案所改进的调度规则以及通过水库调度约束条件,提前蓄水带来的影响和不同蓄水方案在年平均蓄满率、末水位、发电量、弃水量等
近年来,我国长江流域干旱频发,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显著影响,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长江流域135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日降水量数据,采用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识别干旱事件,对长江流域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近50年来长江流域干旱历时存在增加趋势.最近I0年来极端干旱历时在总的干旱历时中占比逐渐增大,表明长江流域干旱烈度存在增加的趋势.基于3月尺度SPI
为准确模拟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区排涝的影响,以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例,利用构建的SCS-MIKE11耦合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并通过设置不同水旱比、水面率和地面硬化率的组合,对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的排涝措施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在10年一遇1日暴雨和3日暴雨的标准下,排涝模数与水旱比、水面率负相关,而与地面硬化率正相关.在保持水旱比和水面率不变的情况下,地面硬化率每增加1%
本文采用2000-2010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月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分析了北洛河流域NDVI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同时结合同期研究区域的8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气温和湿润指数等气象要素,分析了该地区的NDVI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北洛河流域植被NDVI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异,上游的NDVI值偏低,中游东西高,下游高于上游;多年平均月NDVI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北江是珠江的第二大水系,剧烈的人类活动使得流域内的环境质量日益遭到破坏,水体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及富营养化等水环境问题突出。而区域内有关水体生物毒性测试的研究则鲜有报道。为评价北江流域地表水的环境质量,分别于2015年6月(雨季)和12月(旱季)从北江上游至下游采集支、干流河水水样进行河水理化指标分析和生物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水体总体上呈中性;水体温度、电导率(EC)和溶解氧(DO)浓度的空间变化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