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防化技术室参加核化事故应急救援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防化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nie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区防化技术室是核化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具有装备、技术和人才的优势.要把握好核化事故的技术型救援特点并充分做好救援准备,必须针对问题,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搞好救援技术、装备器材和人才队伍建设,并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和开展好应急救援训练.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溶剂对不同类型土壤中路易氏剂水解产物氯乙稀氧胂的提取,以及布样后陈放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本文就毒剂报警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设想,主要论述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传感器的集成化以及报警器的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本文介绍了90年代在国内外兴起即被迅速发展和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免疫标记层析膜技术在检测生物源毒剂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联用技术在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于1996年5月进行的第一次正式水平考试中的应用.红外检出:水样中有频哪基醇和正丙基膦酸;有机液体样中有二甲氨基磷酰二氯、二甲氨基磷酸二乙酯、二甲氨基氰磷酸乙酯.实验结果与配样实验室添加的化合物完全一致.
以有机磷农药乙酰甲胺磷(DMAPT)为模型化合物,在新型光化学反应器(DGF-1)型上,运用非线性回归计算了DMAPT在悬浮相纳米TiO表面的吸附常数.首次利用悬浮相中吸附常数方程,建立了依赖于化合物溶解度和分子摩尔体积的吸附常数的预测方法,预测DMAPT的吸附常数时,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该方法具有准确、简单的优点.估算出吸附高速常数β为0.00906 cm/J,成功预测了26种有机磷农药在
以A碳化树脂为吸附树脂,它对毒剂吸附量分别为GD:135mg/101min(20.18μm),HD:233.30mg/50min(640μ),VX:99.1mg/201min(640μm),被吸附的毒剂难以解吸出来造成二次污染,碳化树脂粒径对其吸附性能影响较大;反应树脂以亲核取代、消去反应及通过强化学吸附造成共价键断裂的方式分别与毒剂反应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强碱型B树脂对GD的消毒能力为210mg/
本文研究了G类毒剂梭曼在醇酸漆涂层表面的吸收与解吸附.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减少染毒时间,增加洗消时间都将降低梭曼的解吸附量;解吸附动力学符合方程Q(g/m)=a(1-e).
我国是化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随着化学工业的日益发展,潜在的化学事故威胁将日趋严惩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一旦外泄,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防化兵是国家事故救援的一支主要力量,建国以来,多次参加地方的化学事故救援工作,主要完成化学侦察、监测与堵漏、消毒等任务.
化学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危害涉及面广,危害性大,抢险救援困难,本文作者结合多年防化工作实践,对化学事故的发生特点,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摸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抢险救援方法.
防化兵是国家和军队精通化学防护和保障的专业队伍,在化学事故发生时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主要救援任务.本文认真分析所在防化连承担这一任务的能力和困难及针对困难所提出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