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技能规范化方法和体会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院前急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前急救人员急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培训采取深入到基层进行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受到基层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提高了基层医院急诊急救人员急救能力,使120急救服务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本文对雅安市紧急救援中心2009年以来组织开展院前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并从组织全市急救知识技能大赛、深入基层医院开展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两方面展开讨论,有数据显示,规范的进行急救技能操作培训后抢救成功率比原来提高了5-10%,县级医院急诊科气管插管成功率也明显提高,现场急救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院前急救再次损伤率明显下降.
其他文献
探索建设高速公路医疗救护站网络,是我国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构建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中医疗救援的一种发展趋势.结合武汉"1+8"城市圈由交通事故引发人员伤害的医疗紧急救援救治经验,建成高速公路系统医疗救护站网络.笔者针对武黄高速鄂州管理所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高速公路救护站的选址、急救单元的配置、运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急救站的提出建设意见,并从系统联合、部门协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生和诱发突发事件的因素日益增多,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均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对来自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突发事件的形势日趋复杂、任务日渐繁重.为使各类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降至最低水平,紧急医学救援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和使用、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0调度工作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质量管理是120指挥调度工作的重要支持与保障.对120调度工作中关键点、关键环节的监控,更能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建议重点对改派、派诊原则遵循度、摘机时间及派车时间、120受理单完善度及录音抽查、漏派诊及延迟派诊等关键点进行监控.质控员在调度风险识别中起重要作用,用同比,环比,计算标准差,离散系数等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数据,来进行风险的识别和预警.
院前医疗急救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需求的上升和供给人员的流失双重压力.本研究从奖励、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四个维度设计满意度指标,对473名上海市院前医疗急救中心一线员工进行调查,分析各个指标的满意得分情况.研究发现当前院前急救服务提供者年龄普遍较轻,在编人员和非编人员对急救中心总体满意度较好,但对薪酬不满意率较高.此外,在编人员的满意度远低于非编人员.对满意度归因分析发现
目的:探索适合中学生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模式,为今后培训课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2112名中学生培训前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培训后采用同一问卷再进行培训效果测试.培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使中学生在急救场景设计、技能操作、同学互动中学会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急救技能操作进行培训前后的效果考核.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急救知识理论测试方面,培训前平
《长沙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于2015年3月31日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通过的一部地方性法规.《条例》所涉及的范围是指急、危、重伤病员送达医院救治前,在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下开展的现场抢救和运送途中紧急救治等医疗活动.时间属性是院前,不包含院内急救和出院转运;调整对象是院前医疗急救及其相关管理活动.《条例》从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目的:探讨减少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死亡事件和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收集德阳市司法鉴定机构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6例医疗纠纷死亡事件的尸检鉴定资料,通过对事件成因和尸检结论中的死因与医疗机构所应承担的责任比重(诊疗不足参与度)的分析,探讨减少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发生医疗死亡事件和医疗纠纷的方法.结果:对事件成因统计结果分析:(1)医患沟通不良,要求尸检:30例,占医疗纠纷83.33
在医疗事件中,尤其是在院前急救中,"三无病人"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三无病人"的特殊性,造成院前急救人员诊断困难.而由于相关政策不甚完善,院内医务人员对此类病人接受度低,且容易造成接收病人的医院医务人员与送病人的院前急救人员的矛盾冲突,从而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甚至后果严重的医疗事故.文中从"三无病人"的特殊性出发,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结合"三无病人"院前急救中存在鉴别难、交接不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并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问题,加强风险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开始正确"理念,关注急诊病人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护士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自觉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抢救护理质量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最前沿阵地,是城市应急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院前急救管理,是院前急救质量的保证,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危.文中从规范院前急救管理的制度体系;加强业务培训,提商院前急救能力;完善院前急救设施,提升院前急救质量;完善通讯调度及网络建设这几个方面对院前急救的管理给出对策。以期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院前急救的功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