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氰菊酯、毒死蜱、咪鲜胺和代森锰锌在枇杷产地环境中降解行为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ha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了氯氰菊酯、毒死蜱、咪鲜胺和代森锰锌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四川枇杷产地环境中的残留降解研究,旨在明确4种农药在产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情况:建立了以上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其回收率分别为83.9%~86.9%、84.6%~86.5%、83.6%~85.7%、79.4%~9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94%~5.34%、3.28%~6.49%、3.25%~7.52%、3.19%~4.56%,符合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要求;同时对上述4种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代森锰锌的降解最快,咪鲜胺和氯氰菊酯次之,毒死蜱最慢,其原因可能是由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活动、土壤pH、土壤酶活性及农药理化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其他文献
本文制定了一套较系统的无公害散叶芥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主要介绍了在产地环境条件选择、品种选择、规范化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时机等各个阶段的内容,例如散叶芥菜可周年栽培。应选择抗逆性强、商品性较好、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宜当季栽培的品种。散叶芥菜生长期间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菜螟等,根据市场需求适期采收,切口要离基部叶片0.3-O.
为了筛选赤霉素敏感种质,解决杂交小麦制种中母本与父本株高相近的组合的制种问题,于见穗期用30g/km2的赤霉素处理1594份小麦种质,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小麦种质对赤霉素不敏感,1594份供试品系中仅有60份小麦材料对赤霉素敏感.由于部分品系来自同一种质的后代,小麦种质赤霉素敏感率实际上不到1%.赤霉素敏感的小麦品系其株高增加幅度范围为5cm-39cm,其中Haida42-6-30和周麦13-2-1
以四个不同基因型的节瓜为材料,通过两个发育时期茎尖取样,研究了多胺(PA)对植株花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瓜茎尖四种多胺含量差异显著,两个取样时期都是亚精胺(Spd)>腐胺(Put)>尸胺(Cad)>精胺(Spm).单一多胺的绝对含量与节瓜花性别分化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复合指标中,Spd/PA与植株雌花分化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而(Put+Cad)/(Spd+Spm)与之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以较
灰斑病作为枇杷常见病害,不仅危害叶片,影响树势,还侵害花和果实,造成产量严重下降.本文取田间病叶样本进行发病组织培养和菌株分离纯化,综合致病菌的形态特征、rDNA ITS序列和致病性进行病原菌鉴定,并选用11种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致病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重庆枇杷灰斑病致病菌主要为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各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枇杷灰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本研究利用源于苹果的49对EST-SSR引物对不同地理来源的47个枇杷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有33对苹果引物能在枇杷品种中扩增出理想的PCR产物,引物转换率达67.3%,其中有22对引物具有较好的扩增多态性.对29个扩增片段进行回收测序结果也显示80%的PCR产物具有相应的SSR位点.同时,聚类结果表明,47个枇杷品种被明显地区分成了中国和西班牙两大品种群,聚类模式符合供试品
利用SSR和SCoT标记对67份枇杷属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53条谱带,平均扩增3.12条.15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88条谱带,平均扩增5.87条.基于SSR和SCoT两种标记的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12和1.8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17和1.55,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51和0.31,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82和0.46,表明供试材料
以‘大五星等6个枇杷品种为试材,对其基因组DNA进行AS-PCR扩增,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了参试6个枇杷品种S基因型分别为: ‘早钟6号S2-S6、‘龙泉5号S2-S18、‘有间S2-S6、‘有永S16-S41、‘冠玉和‘大五星S2-S41.其中S16-RNase(ACCESSION:KC131136)、S18-RNase(ACCESSION:KC
以‘大五星枇杷花药胚状体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单性结实iaaM基因,探讨卡那霉素浓度、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以及乙酰丁香酮浓度等因素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最佳浓度为100mg/L,花药胚状体经预培养2~3d,农杆菌侵染15min,共培养3d,共培养基中加入AS10mg·L-1,最适合进行遗传转化.抗菌素选用250mg/L的头孢霉或安比西林750mg/L脱菌效果较好.采用
本文通过观测早钟六号枇杷花器官不同处理受400mg·L-lGA3+20mg·L-1CPPU诱导后的单性结实情况,探讨诱导枇杷单性结实形成无核果实的机理和适宜诱导时机.结果显示,所有处理座果率均较高,都有经济产量;去雄诱导、去雄去雌诱导及完全花花前诱导的果实均无核,花后及幼果期诱导和对照均有核;花后诱导的枇杷果实平均种子数比对照和幼果期诱导的少,对照和幼果期诱导种子数无差异.试验显示,植物调节剂诱导
以双膜设施大棚为对象,研究其保温性能及其对枇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双膜设施大棚内的气温基本保持在25℃左右,明显高于露地气温.棚内极端最低气温为-1.3℃,比露地极端最低气温-4.4℃提高了3.1℃,保温效果显著.双膜覆盖期间,棚内比露地积温增加了475.2℃.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明显高于露地,但棚内枇杷发病率相对较轻.棚内枇杷叶片大而薄,成熟叶片的SPAD值明显低于露地叶片.棚内枇杷的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