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水压力对黄土坡滑坡滑带土应力松弛影响试验

来源 :2018全国岩土工程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dog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带土的应力松弛特征研究对滑坡变形预测和滑坡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孔隙水压力对黄土坡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室内三轴试验,对饱和滑带土在不同孔隙水压力条件的应力松弛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滑带土进行X射线衍射试验,获得滑带土的黏土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然后采用GDS三轴仪,开展饱和滑带土在稳定孔隙水压力和变孔隙水压力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滑带土含有膨胀性黏土矿物,表现出一定的黏弹塑性特征;在稳定孔隙水压力条件下,滑带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应变软化特征.主应力差降幅、应力松弛量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而增大.应力松弛阶段的体积应变大于应变加载阶段的体积应变.当孔隙水压力减小时,应力松弛量增大,滑带土压密,强度提高.当孔隙水压力增大时,应力松弛量先增大后减小,滑带土强度降低.应力松弛过程中,滑带土在周围应力作用下排水固结、结构恢复,导致再压缩强度增加.滑带土的应力松弛试验研究可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了钙质岩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对珊瑚礁岩土的成因、分类、物理力学性质以及钙质砂中桩基工程性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研究表明:钙质土因多孔隙、强度低等特点与一般陆源砂有明显的区别;颗粒破碎是钙质砂的重要特征,也是影响其静、动力学特性及桩基承载特性的直接原因.以工程应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钙质土颗粒破碎的微细观机理研究、钙质土在动荷载下的力学特性研究,以及钙质砂中各类桩基力学特性的研究,是珊瑚礁岩
通过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研究南海未胶结钙质砂的静强度,得到了钙质砂临界内摩擦角、峰值内摩擦角及剪胀角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预测公式.通过单调单剪试验研究了应力水平及相对密实度对钙质砂内摩擦角的影响,发现内摩擦角随相对密实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初始固结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且钙质砂的内摩擦角较石英砂更高.在循环单剪试验中,钙质砂的动强度与相对密实度和初始竖向应力相关,且不论石英砂还是钙质砂,二者在循环单剪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南海工程不断进展.珊瑚砂作为主要的工程建设物源,其工程特性和建筑经验在不断地积累,对珊瑚砂岩土力学特性的认识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通常认为珊瑚砂颗粒大小混杂、孔隙多、排列松散、强度低、变形大、在工程上表现为力学性质较差,然而通过最近几年的建筑经验,说明了珊瑚砂的工程性质差异较大,甚至有大量的珊瑚砂表现出变形小、强度高的工程特性.为了从机制学角度来讨论珊瑚砂的工程特性,
通过室内大尺度样品的压力机试验,获得石英细砂、石英粗砂、珊瑚砂、珊瑚枝及珊瑚砂与珊瑚枝混合料压缩变形曲线.依据干密度与压缩率具有线性相关的特征,可以根据珊瑚砂吹填地基施工前、施工后的实测干密度估算施工过程中和工程竣工后的沉降量,为珊瑚砂吹填地基的沉降变形估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钙质砂与钢界面的剪切特性对于珊瑚礁环境中陆上/近海基础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自行研发的界面环剪仪,试验观测了界面剪切过程中局部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规律,探究了大位移剪切下砂的类型、颗粒粒径和法向应力对钙质砂-钢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钙质砂-钢界面的摩擦角表现出一定的应力相关性,法向应力越大界面摩擦角越大;界面摩擦角随着剪切位移先增后减,在大位移剪切后趋于稳定,钢界面附近剪切带内的颗粒破碎
礁灰岩属于海相生物成因的一种碳酸盐岩土,具有高孔隙率、疏松易破碎的特点,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我国对南海的开发建设的深入实施,在礁灰岩场地中桩基础将广泛采用.然而,目前对珊瑚礁灰岩场地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的研究和积累还不足,设计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针对礁灰岩场地,开展了冲击冲孔和旋挖成孔两种工艺下的桩基试验对比研究,分别从竖向、抗拔和水平承载力等方面对礁
结合珊瑚岛礁机场实际建设工程情况,本文研究了吹填珊瑚礁砂用作工程填料的可行性及地基处理方法.首先对该地基分层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地基及填筑体最终沉降量,其结果满足机场地基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标准,然后针对珊瑚砂物理力学特性,建立三层道面结构体系模型,计算飞机荷载作用下土基中应力水平,其结果表明机场珊瑚砂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最后通过对珊瑚礁的矿物成分及级配曲线密实度研究,采用冲击压实法对珊瑚礁
填海抛石地层往往上部是大块径的抛石,结构松散,空隙较大;受潮汐涨落影响,下部是软弱的地层,地层结构复杂.本文结合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项目一期煤焦储运1号原煤料场工程,介绍了一种填海抛填地层地基处理新技术—潜孔冲击高压旋喷复合管桩技术.本文阐述了该工艺技术原理,并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证明该技术对填海抛石地层有很强的适用性.
2017年6月24日发生的茂县新磨滑坡是一起典型的突发性高速远程滑坡灾害,它的堆积体体积达1637×104m3,摧毁了新磨村村庄,导致83人死亡.因此,本文以该地区另一起典型高位滑坡——茂县梯子槽滑坡为例,提出一种针对强震区高位滑坡的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以期供类似工程参考.该滑坡纵长540m,宽度约560m,体积1388×104m3,为特大型滑坡.经前期勘查发现,滑坡在横向上分为A、B、C三区,
降雨是诱发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基于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三维堆积体滑坡数值模型,探讨了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的变形发展趋势,研究了堆积体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启动水头.研究表明,随着水头增加,堆积体表面的裂隙数量增加并拓展,堆积体变形破坏加剧,累计位移逐渐增大,由局部区域颗粒滑塌到大范围破坏,堆积体的启滑与降雨作用形成的地下水头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