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世界中联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暨“龙津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ool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期提高大黄酸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袋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以大黄酸混悬液为对照组,进行大鼠口服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结果: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34.37±3.61)nm,Zeta电位为(-18.41±0.07)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0.37±1.52)%和(1.32±0.09)%;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大鼠口服大黄酸混悬液和纳米粒后,Cmax分别为(5.788±0.15)和(11.607±0.56)mg·L-1,Tmax分别为(0.193±0.01)和(1.102±0.13)h, AUC0→t分别为(8.077±2.98)和(34.583±3.93)mg·h·L-1,T1/2β分别为(3.319±0.23)和(21.721±6.13)h。结论:聚乳酸纳米粒可显著改善大黄酸的药动学行为,有效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其他文献
慢性及过敏性鼻炎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类病,本文对其局部病因病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病变部位及肌群从后枕部肌群开始行针刀治疗,疗效显著。
目的:制备对pH敏感,用于结肠定位的优奇特(Eudragit L100/S100)混合游离膜,并研究其相关特性。方法:采用平面铸膜法,考察成膜湿度、增塑剂的种类与用量及膜材的比例对游离膜的影响;以膜的透湿率、机械性能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的成膜处方。结果:TEC为增塑剂且含量为30%时,膜的机械性能和成模性最好;膜材比例变化对游离膜的机械性能和透湿性影响不大。结论:通过调整增塑剂的种类、用
目的:测定当归浸膏粉和黄芪浸膏粉的等温吸湿曲线及等温吸湿热,并对其吸湿过程进行模型拟合,建立评价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方法。方法:采用静态法使当归浸膏粉和黄芪浸膏粉处于10%~85%相对湿度范围内,分别测定25℃、35℃、45℃下的吸湿百分率,并以GAB、BET、Henderson、Smith等6个常用吸湿模型进行拟合。利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浸膏粉的等温吸湿热,并拟合25℃、
目的:对柴胡总皂苷提取物进行制剂前研究,为设计合理的剂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柴胡总皂苷提取物的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稳定性及初步考察了柴胡总皂苷提取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结果:柴胡总皂苷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45mg/ml,在pH5.0的缓冲液中,油水分配系数为34.72,在pH9.0的缓冲液中,油水分配系数为60.36,高湿度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刺激性较大。结论
目的:建立大黄三七不同配比时大黄的指纹图谱,以研究二者配比的改变对大黄化学成分的整体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以夹角余弦及欧氏距离计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建立了大黄三七不同配比时大黄的指纹图谱,两种方法计算的相似度有所不同,以夹角余弦计算的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以欧氏距离计算的相似度差别较大。结论:大黄三七不同配比对大黄
目的:建立诃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探讨其与制剂之间的相关性,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0.5%冰醋酸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建立药材的指纹特征图谱,并考察不同干燥工艺中指纹图谱的相关性与变化。结果:建立了诃子药材指纹图谱,药材的指纹图谱与提取物的干燥工艺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干燥工艺的指纹图谱
目的:研究贝母辛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液相色谱条件采用C18(3μm,100mm×2.0mm ID),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1(35:65),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MRM方式检测。SD大鼠,雌雄各半,单次灌服贝母辛单体,定时采集血样,测定大鼠体内贝母辛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在雌、雄大鼠体内,Cmax分别为343.44、413.79μg·L
目的:分析改善和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方法:以中药蛇床子亲脂性活性成分蛇床子素为对象,综述、分析其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特征以及药剂学技术和组分配伍应用对其体内过程及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难溶性蛇床子素膜渗透性好,但是生物利用度较低,药剂学技术及组分配伍可改善其体内过程和生物利用度。结论:改善和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不仅可以应用药剂学技术,也可体现在中药复方组分合理配伍之中。
目的:研究醒脑静中环烯醚萜苷类有效成分栀子苷及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大鼠鼻腔吸收特性及相关性。方法:以体积校正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在体鼻循环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单用、与醒脑静中冰片、麝香分别配伍及醒脑静全方配伍后栀子苷及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大鼠鼻腔吸收。结果:栀子提取物中环烯醚萜苷类代表成分栀子苷和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大鼠鼻腔吸收符合一级速率过程,为基于浓度梯度的被动吸收。艾片、合成冰片及醒脑静全方配伍可促进栀子
Forsythoside A (FTA) is the major bioactive component of the extracts from the Forsythiae fructus.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FTA using Caco-2 cells in vitro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