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工艺中看、摸、敲的学问

来源 :2015塑编产业链技术交流与市场对接会暨塑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2009sh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涂膜品种比较多,其用料及其工艺调控手段和操作细节等,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不管什么样的品种,在涂膜工艺调控中,在开机操作的过程中,都存在很多内涵的东西,需要用心去挖掘它.开机过程中,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都是学问.通过看、摸、敲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对一些没有做到位的调节参数,引起的质量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他文献
淋膜的品种很多,其大小规格也不少,再加上淋膜机器的螺筒结构不同,且长径比大小各异.淋膜用料、混合料比例不同等,工艺参数调节也略有不同.所以,想要把膜边做得漂亮,调控起来
会议
本文以塑料编织设备生产企业的角度,在上半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塑编机械发展历史,圆织机的技术演变过程.下半部分综合比较了现代国内外出现的所有圆织机的技术特点和实际使用情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北京地区食用菌的生产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上半年已产鲜菇150吨以上,约为1981年全国产量的三倍。但在市场上尚不能保证鲜菇的经常供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乔治·麦克唐纳在其小说《海滨教区》第42章“画室”中提及了一幅画,据称是书中虚构的画家珀西瓦尔所画,但实际上,正如他在脚注中的说明,这幅画是他的朋友阿瑟·休斯的作品。
塑料在螺筒中的整个熔融过程中,主要受到了压力和温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螺筒的前段、中段和末段是不相同的。根据塑料在螺筒中的物理变化特征,可将螺筒分为三段,螺筒的前段叫
会议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多年来对《药物与人》杂志的厚爱与支持,从今年的四月开始,药物与人杂志社与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北京306医院联合推出“相约健康大讲堂”。 In order
1981年,从福建农科院引进凤尾菇菌种PL—27,经不同培养料和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露天棉壳栽培,工艺简单,周期短,产量高.现将露天棉壳栽培凤尾菇的方法和初步结果
涂膜料在超过本身的粘流温度范围之后,在特别高温的状况下,会被热分解为碳和其它产物。当其它的产物被烧掉之后(氢氧原子脱去了之后),就剩下了单独的碳元素,这个脱水过程就叫碳化
会议
摘要: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并分析了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性。进而在论证企业社会责任对保险企业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进行积极风险管理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风险管理 利益相关者  20世纪7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真正演变成为一门商业学科,那些不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往往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且,企业风险管理的价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