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针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来源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铍针松解治疗对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对520例颈肩部皮神经卡压致颈肩部疼痛的患者采用铍针松解治疗.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520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经1~12个月随访,治愈282例,显效145例,好转73例,无效20例. 结论:铍针治疗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安全、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进一步研究糖肾方颗粒在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IDN)肾损害及控制和延缓临床期糖尿病肾病(ODN)病情进展的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认识防治蛋白尿,逆转肾功能的新领域,必将会为肾病综合征和蛋白尿的防治提出新思路,具有深远的意义,为创立研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脱疽"范畴。我们认为本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血分,祛瘀生新、养血活血疗法应贯穿糖尿病足病的整个治疗过程,在溃疡愈合后,要坚持长期使用养血活血通络的中药。
目的:研究健脾滋肾活血法(中药复方抑糖合剂)对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影响,并深入探讨本法干预IGT的作用机理。方法:筛选的12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均予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中药治疗组应用抑糖合剂对IGT患者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予拜糖苹治疗,空白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一个疗程为6个月,共1年两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重、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血清胰岛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见神经病变之一。主要表现为排尿无力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后期膀胱瘫痪,出现尿失禁和尿潴留,易合并尿路感染。本病属于祖国医学"淋证"中"劳淋""气淋"或"遗尿"等范畴。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药治疗尚不令人满意,笔者运用中医整体观理论,辩证施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本病,每获良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临床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诊断、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祖国医学也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其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制定出一系列证候分型,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各地区制定的证候分型差异性很大,没有形成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故笔者从中医三因制宜理论出发,结合岭南地域特点,从岭南气候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腰痛的发生与背伸肌的耐力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多裂肌等维持脊柱稳定性的小肌群。因此可以认为背伸肌耐力的评定结果可作为慢性腰痛发生、发展及康复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临床采用的评定方法有好几种,如体位测试、等速测试、表面肌电图等,这篇论文就这几种评定方法的操作及其信度的影响因素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因素作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及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例,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患侧上肢经皮穴位电刺激,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上肢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接受SSP第一次治疗前后行SEP检查及康复功能评定,在治疗三周结束后再行一次SEP检查及康复功能评定,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频率为4Hz,双向对称波,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记录S
目的:观察盆底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治疗机制.方法:脊髓损伤后合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常规康复及膀胱功能训练至膀胱功能基本稳定后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并根据膀胱尿道状况进行盆底电刺激.结果:脊髓损伤所导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类型及临床表现是多样的,盆底电刺激治疗能改善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障碍,具体表现在漏尿次数减少,膀胱容量、
本文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可行性、专业教材的选编和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康复治疗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进行了阐述。
本文采取早期运动训练方法,对膝关节部位骨折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文章对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