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针灸学科资助项目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 :2016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dir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库,筛选2013年-2016年获资助方向为中医针灸(H2718)的课题,分析资助数量、额度及依托单位等一般情况,并通过项目名、关键词等对资助项目研究概况进行归纳,绘制针灸学科发展"地貌图",了解针灸基础研究热点病症谱和学科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冬病夏治"法中单纯隔姜灸治疗痹症典型案例的详细报道,以及对"冬病夏治"和隔姜灸临床效应机制的探索和思考,认为冬病夏治法治疗痹症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结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根据病人情况和现时代对肿瘤疾病的认识,笔者把传统中医心理治疗放在主要的位置配合中药来治疗该病取得如此疗效,确在意料之中。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免疫系统乃是受到各种因素影调心为治疗疾病的核心,其次还有诸多辅助疗法,如引导患者倾述心中苦闷,诱导其哭、笑、宣泄等方法,最后通过汗、吐、下的方式驱邪外出。辅助疗法手段是非常灵活的,但目的皆是为了疏泄患者的郁结之气,当患者的郁结之气疏泄以后,情绪趋于平静,才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放血疗法.结果:经连续治疗五次后,患者带状疱疹疼痛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明显减轻疼痛,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复视多出现在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中,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不便,影响其正常起居生活.胡幼平教授以脾主肌肉等经典中医理论为据,在临床上运用独特针法治疗上斜肌麻痹引起的复视取得显效,复视给病患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胡幼平教授从事针灸临床三十多年,其精确辩证结合特色针灸疗法,治愈许多疑难杂症,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胡教授在该病的治疗上以脾主肌肉,经筋,跷脉等经典中医理论为据施治,眼针局
对目前辨识出的《刺数》40支医简的形制概况、行文体例、内容与特点、文献价值、学术价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老官山汉墓医简《刺数》单独成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记载刺法及其处方的专书,提示在战国末期至秦汉初期,"刺法"与"汤药"一样已成为治病的主要疗法和手段;《刺数》"针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规范针刺处方,是属于直接来自于临床实践的真正意义上的针方,具有不可估量针灸临床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由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慢性的对称性的多关节疾病,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治疗等多种疗法,其中针灸作为一种物理疗法,选穴根据其病因病机和病位,重视选用具有疏经活络,通利关节;化痰、祛瘀;补肝肾,调气血等作用的穴位,采取局部穴位为主,并配合辩证
穴位敏化现象是指病理过程中穴位从沉寂到激活的转变,在针灸理论中有重要地位.既往研究发现,肥大细胞是针刺效应的穴位局部启动过程中的重要物质.然而,肥大细胞在穴位敏化现象时是否发生相应改变,目前尚未明确.本文将从敏化穴位与肥大细胞结构和功能上所存在的相关性做一定阐释,穴位敏化后,局部肥大细胞发生改变,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肥大细胞脱颗粒后所释放的5-HT、组织胺(HA)、P物质、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其病机多为正气不足,外邪侵袭,痰瘀互结、痹阻经脉等.针灸临床治疗本病,选穴紧紧围绕其病机进行,在重点选用具有祛风散寒、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穴位同时,亦十分重视使用具有扶正固本、调理脏气等功效的穴位,具有重视病变部位、分期论治及明辨本虚标实之选穴规律.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针灸肾俞,足三里,阳陵泉既可以起到补益正气,调节肝肾,舒缓筋脉的整体调节作
分析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穴使用特点及规律.搜集从1990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表在中英文数据库中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月经性偏头痛针灸临床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筛选出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腧穴及取穴部位,探索总结出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选经用穴的潜在规律.从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上看,足少阳经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首选经脉,风池、率谷、百会、太冲等穴的使用频次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选穴及辩证分型的规律,为临床治疗失眠选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0至2016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与针灸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并根据失眠的证型和症状对选穴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获取文献共82篇,得到腧穴137个,应用频率较高的前5个腧穴依次为心俞、神门、百会、太冲、三阴交.最常见证型及其配穴:心脾两虚证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胆气虚证多配胆俞、心俞、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