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选穴规律探讨

来源 :2016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e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由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慢性的对称性的多关节疾病,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治疗等多种疗法,其中针灸作为一种物理疗法,选穴根据其病因病机和病位,重视选用具有疏经活络,通利关节;化痰、祛瘀;补肝肾,调气血等作用的穴位,采取局部穴位为主,并配合辩证选穴及整体选穴的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配合针刺加牵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针刺加牵引加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对照组为单纯针刺加牵引.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缓解颈型颈椎病疼痛、改善颈部功能障碍方面均有效,明显差异(P<0.01);两组在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临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将27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药物组,治疗组采用音乐电针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虑平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改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CR)测评,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音乐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5.60%,多虑平组92.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停滞于患侧齿颊之间,患侧的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有部分患者在急性期伴患侧耳后和面部疼痛.《内经》说:"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驰纵缓,不能收故僻."本病多由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
目的:探讨针灸辩证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辩证选用"提壶揭盖"法针刺中府穴、尺泽穴、合谷穴、太冲穴,王不留行耳穴贴敷双耳膀胱、肾、肺、交感及左耳脾、右耳肝穴,并秩边穴深刺进行施治.结果:初次治疗后,患者即有排尿感,4次即可自主排尿,至今未复发.结论:辩证选用"提壶揭盖"法联合秩边穴深刺治愈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疗效显著.
呃逆是因气逆动膈,致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的膈肌痉挛.笔者于2016年1月4日针刺颈4夹脊治疗呃逆1例,针刺颈4夹脊穴治疗呃逆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操作安全,可为临床治疗呃逆提供更多治疗思路和方法。由解剖学理论推断,针刺颈2、颈3夹脊穴亦可达到抑制膈肌兴奋,缓解痉挛的作用。因此,当针刺一侧颈4夹脊穴疗效不佳时,可刺两侧,若仍不能止呃,可进一步针刺颈2、颈3夹脊穴。中医治
本文通过对"冬病夏治"法中单纯隔姜灸治疗痹症典型案例的详细报道,以及对"冬病夏治"和隔姜灸临床效应机制的探索和思考,认为冬病夏治法治疗痹症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结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根据病人情况和现时代对肿瘤疾病的认识,笔者把传统中医心理治疗放在主要的位置配合中药来治疗该病取得如此疗效,确在意料之中。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免疫系统乃是受到各种因素影调心为治疗疾病的核心,其次还有诸多辅助疗法,如引导患者倾述心中苦闷,诱导其哭、笑、宣泄等方法,最后通过汗、吐、下的方式驱邪外出。辅助疗法手段是非常灵活的,但目的皆是为了疏泄患者的郁结之气,当患者的郁结之气疏泄以后,情绪趋于平静,才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放血疗法.结果:经连续治疗五次后,患者带状疱疹疼痛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明显减轻疼痛,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复视多出现在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中,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不便,影响其正常起居生活.胡幼平教授以脾主肌肉等经典中医理论为据,在临床上运用独特针法治疗上斜肌麻痹引起的复视取得显效,复视给病患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胡幼平教授从事针灸临床三十多年,其精确辩证结合特色针灸疗法,治愈许多疑难杂症,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胡教授在该病的治疗上以脾主肌肉,经筋,跷脉等经典中医理论为据施治,眼针局
对目前辨识出的《刺数》40支医简的形制概况、行文体例、内容与特点、文献价值、学术价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老官山汉墓医简《刺数》单独成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记载刺法及其处方的专书,提示在战国末期至秦汉初期,"刺法"与"汤药"一样已成为治病的主要疗法和手段;《刺数》"针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规范针刺处方,是属于直接来自于临床实践的真正意义上的针方,具有不可估量针灸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