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中植入城乡规划课程的教学探索--同济大学通识课程《城乡发展与规划概论》实践

来源 :2015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在推进大学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同济大学面向全校性非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开设《城乡发展与规划概论》课程的基本概况,重点就该课程开设的难点和针对性的课程建设初步探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课程教学效果检验和未来对该课程的完善作了阐述。
其他文献
  本文以城市社会学对城乡规划专业的作用为引线,结合本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探讨了城市社会学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衔接,并以"教"与"学"的互动模式为主导总结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
  在多年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了教材、课堂教学、相关知识在后续课程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本位"理念为教学改革的主线索,在理论教
会议
  当前,城乡规划转向了物质空间塑造与公共政策研究并重的时代,问题研究能力培养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以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为例,通过以问题组织教学、研究性教学、文献阅读与分
  详细规划原理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入门课程。教学实践显示,专业理论课程应避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知识传递"的教学模式。论文在整理分析认识论的
  关于城市规划专业设计初步课程在教改中研究和讨论后,形成的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式和教学成果。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对城乡规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学作为首要环节,其目标、过程与手段的选择对专业发展需求的适应十分必要.一方面,基础教学本身固有的规律在
  我国规划教育面临空间能力培养向综合协调能力培养的转化,在规划本科教学阶段中,住区规划课程是规划思维转换的节点。当前"社区"概念的引入正是住区规划内涵拓展和规划社会
  中国城市发展转型带来城乡规划学科和规划师职业的转型需求.学科最核心的部分是知识体系和相对应的价值观.201 1年,"城乡规划学"从原来"建筑学"学科架构中分离出来成为国
会议
  城市社会学是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文社会类课程。应对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对专业本科教育复合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会转型和城
会议
  随着城乡规划学科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城市交通课程的教学理念开始从"工程导向"转向"多目标导向"。基于"交通出行创新实践竞赛"的多维视角,在城市交通课程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