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的半椎板切除椎管扩容手术治疗

来源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2010年北京神经外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qs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与影像诊断均符合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行腰椎半椎板切除椎管扩容手术治疗.术中磨除半侧椎板及椎弓根骨质增生,缓解侧隐窝神经压迫,潜行磨除对侧椎弓内板.在解除神经根压迫、椎管扩容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椎管骨缺损,以保持椎管稳定性,减少术后复发.本组病人术后5-7天开始下床活动.合并有颈椎管狭窄的患者可同时行颈椎管后入路减压手术.结果:4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34例,明显改善8例,随访6个月—15年,1例术后三年复发.无术后症状加.结论:半椎板切除椎管扩容术治疗腰椎管狭窄是一种创伤小,效果肯定的治疗方法,如何减少复发率仍有待于长期大量病例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静脉曲张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临床路径加强静脉曲张疾病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制定合理、优质的护理静脉曲张疾病患者的流程图,实施高效、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严格按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结果:临床路径用于静脉曲张疾病的护理管理中,保证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会议
目的:比较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及球囊导管扩张术两种方法对于晚期食管癌食管梗阻的治疗效果,同时总结两种内镜下介入治疗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分别对74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32例行球囊导管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改善及维持情况,同时进行术前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处理以及出院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所有106例患者均症状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会议
目的:探讨患者再次手术甚至于多次手术的适应症和预后结果,以延长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生长期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从我院近2002年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中回顾性总结分析了经受两次以上手术的患者168例,男性98例,女性70例。结果:术后症状改善131例,出现失语、肢体活动障碍25例。二次术后病理与第一次相同或相近72例,恶性程度升高61例。结论:胶质瘤复发患者仍可行二次手术切除治
目的:探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大脑半球广泛性萎缩致顽固性癫痫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患侧半球为致痫灶并有广泛癫痫波出现.手术采用Rasmussen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2.2年,术后癫痫控制结果采用国内谭启富教授术后评估方案评估:满意(癫痫发作完全消失)7例,显著改善(癫痫发作减少70%)5例,术后抗癫痫
目的:探讨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缩窄术治疗脑瘫肘、腕痉挛有效性.方法:对31例脑瘫肘、腕痉挛的患者,进行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缩窄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前、术后2周、术后6月、12月,用肌张力分级、关节活动度、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分别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月6~15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肌张力降低明显,肘腕关节活动范围和畸形有明显改善.通过康复训练,粗大运动能力改善于手术后6月良好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5例在近、远端双重保护装置下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手术方法以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本组5例造影确诊颈动脉或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的病例,使用近端+远端双重保护装置,经股动脉穿刺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结果:5例手术中除1例操作失败未能完成外,其余4例均获成功,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随访1~3个月,未出现脑缺血表现.结论:对某些特殊颈动脉狭窄病变,在颈动脉支架植入
目的:探索和总结47例三种类型的智障伴有癫痫患者的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手术方式和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11月-2008年7月,共收治47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癫痫患者。平均年龄16+3.7岁,病程平均15+4.2年。其中磁共振未见脑结构异常、以癫痫发作为主(>7次/月)的21例(Ⅰ组);头皮脑电图定位后确定、磁共振脑内有明显结构异常为癫痫灶,临床表现为精神障碍为主的13例(Ⅱ组);磁共振未见脑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术对脑瘫患儿脑血流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4例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术的手足徐动型脑瘫及扭转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年术前及术后1周、半年分别行电脑声像超声血管血流检查及清醒期安静状态下的头皮脑电图检测.脑血流数据运用自身对照的t检验.EEG由脑电图医师读图,比较手术前后差异.结果:14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期平均10-15月.手术前后脑电图改变的病人
目的:脑内致癫痫病灶-海绵状血管瘤术中的精确定位和病灶完全切除,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探讨立体定向开放微创显微手术,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脑内致痫小病灶的手术方法.方法:16例顽固性癫痫病例,MRI检查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直径在0.5~3.0cm),24h视频脑电图定位诊断与MRI一致.ASA602S型立体定向仪CT引导辅助全麻小骨窗开颅,导针穿刺放置硅胶导管引导,显微镜下手术分离、切除病灶,术中皮层
随着脑立体定向技术、神经电生理、微电极技术的发展,神经电刺激术被成功的应用于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上,这使得进一步激励人们探索其在治疗癫痫中的应用价值。神经电刺激术治疗癫痫经过许多年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法。将来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发现不同或相同有效的刺激核团、刺激前后脑电图变化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另外在癫痫灶的定位诊断中,一些癫痫中心利用体外电刺激的方法定侧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