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降解湖水有机物和氮效果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防止人工湖泊出现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建设了人工湿地等水质保障措施。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对人工湖湖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物在人工湿地沿程和不同深度处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人工湿地降解低浓度水的效果不明显;在沿着流程方向,人工湿地对COD、NH<,3>-N等处理效果较好,对BOD、NO<,3>-N等处理效果较差;除BOD外,在垂直方向上,人工湿地上部降解污染物的效果优于底部;亚硝酸盐氮在人工湿地中浓度很低,未检出。经过人工湿地处理,湖水大部分指标能够达到Ⅰ~Ⅱ类地表水水环境标准,部分能够达到Ⅲ~Ⅳ类的水质标准,总体能够保证湖水达到Ⅲ~Ⅳ类水质标准的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岸边缓冲带是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特性,本文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对岸边带的生态功能及其影响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对岸边缓冲带管理的"
采用新型专利的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处理聚氯乙烯(PVC)废水,针对于PVC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2种不同的挂膜方式,即全程采用废水培养
利用铁炭微电解联合装填PVA凝胶小球的UASB复合工艺对咸阳某厂实际印染废水(COD为1 000~l 700mg/L)展开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3 d连续运行,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处理时间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水运资源最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最快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发展航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本文在借鉴国外已建成的现代化航
会议
研究了不同外加碳源(乙酸钠、乙醇、葡萄糖)的反硝化生物滤池的挂膜与启动过程.在进水体积流量10L/h(HRT=40 min),进水COD维持在80~120 mg/L的条件下,同时启动3个反硝化生物滤
本文详细调查了天津湿地现状,计算了不同季节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提出湿地生态干旱的定义及湖泊湿地生态干旱判别指标,以湖泊湿地蓄水量为指标把湖泊湿地生态干旱分为轻度、
会议
采用混凝-热固化-铁屑微电解的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结果表明,混凝剂NS-1的投加量在22.8 g/L左右,混凝后50℃以上热固化可使固液充分分离,废水COD去除率可达
针对引黄水库水低温低浊的水体特征,自主研发了分级共聚气浮工艺,将溶气水分级回流,强化净水过程中气浮粘附机理中的共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低浊期,分级共聚气浮对浊度
冰情是高纬度河流冬季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冬季的北方河流,由于水力条件、热力条件和几何边界条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往往会形成冰塞或冰盖。冰盖的产生改变了河流的流速分布结
会议
目的 观察不同大小的 + Gz暴露对大鼠脑皮层 HSP70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 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制。 方法  8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2 Gz暴露组、+ 6Gz暴露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