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视野下的宋人“省地”问题探讨

来源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地”出现于宋代,是宋人在西南边疆民族关系中常用的习语.“省地”主要指王朝直接控制区域,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综合性概念,但对于“新疆”,宋人却少以“省地”称之.“省地”强调郡县制与羁縻制、统治与非统治的区域分野,明显具有的“边”内涵,呈现出“双边”特征,是王朝的“内边”与“外边”,又以“内边”为主.“省地”体现了“三省制”内涵、“二元制”结构的空间化.
其他文献
通过白族先民对弥苴河传统保护治理的梳理和总结,人们对这一保护治理工程有了粗略的了解。这一工程,从最初的防治洪涝灾害,便于生产和开垦,进而发展成为以防洪为主的防灾利用的综合性工程。治河非一日一时之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改进,各个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论的总结和实践都在改进,如河工机构、措施和制度,也随时代及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改进,由明初的军民集体领导方法,演化为河工局、河工委员会、水利委员会
立足于生态文明实质,生态扶贫的内涵显然包括三大要素:其一是生态,其二是文化,其三是两者相互磨合后所形成的生计方式.研究表明,这三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展开生态扶贫不仅要对这三者做到精确掌握,还要准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以这样的认识为依据,具体选择和实施相应的扶贫手段和方法,才能确保扶贫行动不仅可以收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而且实现生态维护与绿色发展的和谐推进.
魅力无穷的洱海,是人们反复认识与利用的一个场地.在洱海环境保护这个大的系统工程中,鱼鹰文化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够把它分离出去.因为鱼鹰捕鱼是反映生态完整性的一个指标.鱼鹰驯化、鱼鹰捕鱼,白族对之情感、文化认同等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产物,是那里居住的人们世世代代循环与共生的产物,是大理白族人民积累和培育的文化遗产.
明代著名学者杨慎于嘉靖年间谪戍云南永昌卫后,为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家族木公于正德年间所修的《木氏宦谱》写有一序,全文近1500字.此序既有中国古代宗谱序一般应有的内容,又记有秋阳之后完整的木氏家族世系,还写下了其相关的看法与感言,绝非一般的应酬之作.分析其内容,此序可分为四段,其中第二、第三段中有一直记到木公的完整的木氏世系及简要事迹,因而在“宦谱”及家族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此序的有关记载并
王阳明于明正德初年罪迁龙场驿丞,因其身份与遭际、才学与人品得到水西安氏土司和各族土民的接纳与庇护,其《谢安宣慰书》和两封《与安宣慰书》展现了个人才学人品,也凸显了国家权力渗延,强化明朝的治理体系能力,维系了民族地区的国家统治,抑制了土司权益欲望的膨胀,稳定了各族土民的社会秩序.王氏与水西安氏土司互动及书信个案表明:国家与土司的实质关系是王权慑服下的利益博弈妥协,从而保持国家与土司、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国内外经济学、社会学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在介绍万山丹砂开采以及城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万山区转型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探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资利用的建议,这不仅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有利于推动武陵山片区的扶贫攻坚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扁担山地区的布依族依托于喀斯特地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木结构的民居.将自然资源与生活需求完美结合的老石板房,在千年布依村寨高荡依旧完好地保存.石板房特色鲜明的空间结构和纷繁复杂的建筑仪式蕴含了丰富的布依族文化,是研究布依族的重要依据.但伴随着老石板房的逐渐消失,附着其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难以保存.以高荡村布依族为例,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变迁分析,深入探讨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关系,单纯的“
选择玉树州治多县、玉树市和果洛州玛沁县作为调研目的地,通过走访贫困户、实地观察、召开小型座谈会、查阅相关部门文献材料等形式,调查了解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尝试性地提出建议和措施.总之,青南藏区扶贫开发的路还很长,只要明确思路,找准突破口,充分利用三江源自然保护和“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发展好机遇,培育好、扶持好适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扶贫开发必将走上可持续发展之
语言的分类不仅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还关系着相关族群的相互认知,并对族群关系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及相关材料的梳理,说明藏族多续人与藏族里汝人和藏族尔苏人均为元明时期脱苏人的平等分支,相互间不存在包含关系,并进一步说明多续语与里汝语和尔苏语之间是脱苏语的方言关系,不存在多续语和里汝语属于尔苏语的方言的情况.
通过解读文化扶贫攻坚,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开发,让民族文化成为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催化剂,增加农民收入的富矿,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真正达到民族文化促扶贫攻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