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远期临床疗效

来源 :第九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er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冠突、桡骨小头骨折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肘关节骨与软组织损伤严重,临床上较不多见.损伤后易造成关节不稳定、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预后较差.处理不当会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影响,目前其治疗方法尚存争议.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多伴有关节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手术修复内、外侧结构后需测试肘关节稳定程度,如果肘关节仍不稳定,为了避免关节制动导致的关节僵硬,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需采取铰链外固定架固定肘关节,然而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病例采取铰链外固定架固定后关节功能仍恢复欠佳,本研究通过改良铰链外固定架固定肘关节,观察其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检测Wilson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的铁代谢指标与MMSE量表的相关性,探讨WD认知功能障碍是否与铁代谢异常有关.方法 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WD患者46例为实验组,临床分型为肝型22例,脑型24例;同时收集乙肝患者21例,正常人17例,留取外周血样本检测入组者血清铁代谢指标,并通过MMSE量表初步筛查入组患者智能状态,记录其姓名、性别、年龄、病程、
目的 探讨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对白细胞端粒长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收集选取入住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年龄,26-99岁)563例,以及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来自淮南市体检中心、洞山社区的健康人群651例.患者发病后1~2周抽取外周静脉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目的 探讨青霉胺(PCA)联合α-硫辛酸(LA)对Wilson病模型tx小鼠神经元线粒体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含PCA兔血清、含LA兔血清及含PCA联合LA兔血清作用24h后,对TX乳鼠神经元内微量元素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经含PCA兔血清、含LA兔血清及含PCA联合LA兔血清作用后的ROS及JC-1释放量的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经含PCA兔血清、含LA兔血清及含PCA
目的 通过观察本院就诊老年失眠症病例,初步探讨老年失眠症患者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特点,为老年失眠症患者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观察养阴安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养阴安神汤对阴虚火旺型老年失眠症治疗作用.方法 1.本研究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采集20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候资料.由研究组指派的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人员通过统一的《老年失眠症中医证候调查表》、《SPIEG
会议
Objective Although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known to be reduced in patients with white matter lesions(WML),little is known about prospective memory(PM) impairment in these patients.Cognitive decline wa
会议
Wilsons disease(WD) is autosomal-recessive and characterized by metabolic disturbance of copper due to the mutation of ATP7B.Besides the typical manifestations of nervous system, the patients with WD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肾上腺脊髓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1例临床误诊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最后确诊为肾上腺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该患者在早期被诊断"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早期的头颅影像学并没有出现异常,症状上不能进行细致的区分,随着时间的推移, 症状加重,从影像学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颅内多发病灶,白质为主,主要为脑室旁白质、胼胝体白质及脑干病灶。从而进一
会议
变异型GBS(Miller 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1例首诊误诊后证实为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本患者为男性,年龄65岁,急性起病,发病前1周有野外钓鱼落水后受凉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神经系统查体第一次住院仅见双眼水平眼震,第二次住院出现双侧眼外肌麻痹。两次住院均出现双侧软腭抬举差、咽反射消失,共济失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以脑血管病为临床表现的神经梅毒的诊治认识.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3 ~2016年神经内科收治的4例以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为发病形式的神经梅毒患者,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诊治及临床转归.住院我科后均行术前四项检查,梅毒抗体阳性.该4名患者血梅毒抗体筛查阳性;RPR滴度测定1∶32---1∶64稀释阳性/,TPPA阳性/;脑脊液雷RPR滴度测定1∶32稀释阳性/,TPPA阳性/
会议
儿童胫骨下段骨折临床上较常见,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行牵引或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但对于有移位的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则不易维持其复位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宜行手术治疗.本研究通过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取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