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对白细胞端粒长度与首发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

来源 :2016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对白细胞端粒长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收集选取入住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年龄,26-99岁)563例,以及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来自淮南市体检中心、洞山社区的健康人群651例.患者发病后1~2周抽取外周静脉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外周白细胞端粒长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行为包括的食用大量水果和蔬菜,肉类消费较低,运动,维持健康的体重,良好的社会支持,不吸烟,不酗酒和充足的睡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端粒长度与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低摄入水果和蔬菜(OR值为3.30,95%置信区间1.60-6.72),高的肉类消费(OR值为3.33,95%置信区间1.52-7.20),和低社会支持(OR值为2.56,95%置信区间1.23-5.34),高钠盐摄入(OR值为4.37,95%置信区间1.58-7.26),吸烟(OR值为3.31,95%置信区间1.42-9.10),酗酒(OR值为4.13,95%置信区间1.36-5.47),睡眠障碍(OR值为3.64,95%置信区间1.76-6.18),明显增加白细胞端粒缩短及卒中发生风险.结论 淮南地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盐、高脂饮食、低摄入水果和蔬菜,低社会支持,吸烟,酗酒,睡眠障碍增强了脑卒中发生风险与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的正向关系.
其他文献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是导致卒中的常见病因,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材料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预防再次卒中的近期以及远期疗效仍存在争议.在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复发性卒中发生率约为每年15%-20%,而且病死率显著增高.虽然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严格控制,同时进行抗栓治疗,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存在抗血小板药药物抵抗.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好发于Wills环及其主要分支血管的分叉处,是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其形成、发展和破裂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遗传基础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已证实了多个与颅内动脉瘤相关的易感基因,如在结缔组织形成中发挥作用的Ⅲ型胶原蛋白(Ⅲ collagen α1,COL3A1)基因、弹性蛋白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VCAN基因、弹力蛋白基因,影响
目的 探讨肝豆汤改良方调控TX乳鼠神经元内ASM/CER信号通路的分子靶点并观察其相应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含肝豆汤改良方兔血清对DL、TX乳鼠神经元ROS释放量的影响;利用RT-qPCR技术观察肝豆汤改良方对ASM/CE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肝豆汤改良方对ASM/CE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
目前认为MHE的发病机制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MHE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认为是机体代谢能力严重受损和有毒物质积聚引起的,其病理生理基础是肝细胞功能衰竭,可影响神经活性的毒性产物不能被肝脏清除,经过与门腔静脉之间形成的侧支分流,通过通透性增大的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神经功能的紊乱.目前研究最多假说主要有氨中毒假说、γ-氨基丁酸(GABA)/苯二氮卓(BZ)复合受体假说、氨基酸失衡学说和假性
此篇论文涵盖了2010-2015年几年间的中英文关于"突触的可塑性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的论文,经过筛选,最终形成综述.突触的可塑性研究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实验研究;二是理论研究.研究共分为两种表现形式,即结构和功能上的修饰,整理结果表明,其中最广泛的为long-term potentiation(简称LTP),即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故本文最主要着眼点在LTP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研究.
神经肌肉疾病(Neuromuscular Disorders,NMD)是一类以运动单位受损,运动耐力下降,肌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疾病.主要累及下运动神经元,如前脊髓前角、神经根、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由于存在因肌无力导致的肺通气量减少,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是NMD最重要的睡眠障碍形式,包括呼吸暂停,通气不足,上气道阻力综合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长期疗效. 方法 40例S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型肉毒毒素联合口服药物,巴氯芬,盐酸苯海索)(24例)和对照组(单纯A型肉毒毒素治疗)(16例),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6月,12月,24月分别进行Tsui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月,6月Tsui评分[(4.02±2.82)分,(4.41±2.88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术后1月、2月、1年、2年)和32例健康体检者血常规6项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希森美康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8例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并比较与分析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
目的 评估性别及年龄对癫痫患者奥卡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奥卡西平(OXC)的268例癫痫患者进行血清10-羟基卡马西平(MHD)浓度检测,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癫痫患者性别、年龄对MHD血清浓度的影响.结果 在服用奥卡西平推荐剂量的癫痫患者血清MHD浓度在不同性别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条件下,不同年龄组患者血清MH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卡西平
目的 通过检测Wilson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的铁代谢指标与MMSE量表的相关性,探讨WD认知功能障碍是否与铁代谢异常有关.方法 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WD患者46例为实验组,临床分型为肝型22例,脑型24例;同时收集乙肝患者21例,正常人17例,留取外周血样本检测入组者血清铁代谢指标,并通过MMSE量表初步筛查入组患者智能状态,记录其姓名、性别、年龄、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