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的术后疗效以及多巴胺转运体的改变

来源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七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七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对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 DBS)术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探讨STN DBS对患者DAT密度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8位接受STN DBS的PD患者。(2)观察指标:运动症状评分,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评定;Hoehn-Yahr分期;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对显像剂11C-CFT的放射性摄取比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和慢性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认知心理改变并进行干预.方法 1.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等,评定:执行奥运安保特殊任务的特种兵,短期封闭强化训练急性军事应激对其认知心理创伤情况.2.首次采用言语性记忆WHO-UCLA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即刻回忆、插入测验、短时延迟回忆、长时延迟回忆、长时延迟再认),视觉记
会议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白质髓鞘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基础.为探索髓鞘再生是否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我们以cuprizone诱导的脱髓鞘小鼠为模型,研究氯马斯汀(clemastine)的促髓鞘再生作用及对动物模型行为学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喂食cuprizone(10mg/kg/d)6周后,小鼠表现出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学改变,包括旷场实验中心区探索减少和进入Y-迷宫臂次数增多.病理显示相应的
会议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blood clearance mechanisms on neurological damage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in rats.Methods: A rat model of ICH was established
目的 评价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38例纳入A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54例纳入B组、采用血肿穿刺抽吸术52例纳入C组,对比30日内死亡例,术后30日GOS评分、卒中量表(SSS)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A组死亡5例、B组死亡7例、C组死亡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SSS评分高于A组,C组ADL评分高于A组、
会议
病情介绍郑xx,男,51岁,广东湛江人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乏力12天"于2014-3-2入院无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病史无吸烟、酗酒等嗜好家中无类似家族史现病史患者于2014-2-18夜间左侧卧位看电视时突发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持续性麻木,痛刺激较左侧迟钝,右手持物乏力,右下肢步行拖步.到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对症治疗.复查头颅MRI:左侧顶叶脑梗塞.
会议
目的: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患者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与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286例LA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ARS量表记录CMBs 的部位(脑叶、深部、幕下包括小脑和脑
背景与目的:血管衰老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可引起内皮细胞对于炎性及凋亡刺激的敏感性增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皮细胞衍生微粒(EMVs)可以通过传递释放微小RNAs(miRs)来调节内皮细胞的功能.本文主要探讨衰老对EMVs的释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EMVs来源于年轻(3-5代)与年老(25-28代)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我们分别把它们定义为yEMVs和aEMVs.随后年轻与老年
会议
Mutations in SCN1A gene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patients of epilepsy with widely varying phenotype and inheritance, and also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This raises challenges in evaluating the signif
目的:回顾性分析院内卒中临床病例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可能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大组)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大组)近5年院内卒中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科室分布、发生与确诊时间、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原因和诱因、治疗和结局等特点。
Background-Whether the risks of stroke, systemic embolism, and major bleeding vary between paroxysmal and sustained atrial fibrillation (AF) remains controversial, and evidence is lacking regarding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