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缪斯"--试论菲兹杰拉德译《鲁拜集》之于T.S.艾略特

来源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ob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拜集》的翻译是西方翻译史上的重大事件,可是这一域外诗集是如何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呢?本文通过《鲁拜集》对T.S.艾略特的影响作为一个角度折射出这部诗集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第一部分通过对艾略特诗作《灰星期三》进行文本细读,探究了在1930年阶段艾略特的心理危机和转折期同《鲁拜集》之关系.第二部分联系艾略特本人在论文中对《鲁拜集》的看法,以及《鲁拜集》为当时所接受的情况,着重探讨了菲兹杰拉德译本《鲁拜集》对艾略特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电台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的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电台播控一线的技术管理逐渐从原有的制度管理阶段过渡到精细化管理阶段,本文阐述了在电台播控一线实行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频率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单频网覆盖技术优势日渐体现.本文通过对单频网技术的分析,结合相关标准提出单频网在覆盖问题上的技术难点并研究解决
本文针对广播电台网络建设的实际,对广播电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nort的三层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效确保了广播电台的网络安全.
数字音频广播信号AES/EBU经过编码、复用,成为多路复用传输流信号ASI,利用SDH光信号传输网络和SDH数字微波传输链路传输,可以有效解决中央广播节目源信号传输通道的瓶颈问题;
  本文试图以文学符号学相关概念(如"陌生化""外延意义""内涵意义""纵聚合"和"横组合"等)细读美国"垮掉派"代表作家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1926-1997)的名诗《加利
  对尤涅斯库《椅子》一剧的阐释,多忽视了剧中无处不在的表演性。剧中两位主人公举行的发表人生秘密信息的演讲会,不过是投射他们潜意识深层欲望的表演游戏。这种表演游戏是
  作为19世纪美国社会的代言人,马克·吐温对古代却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他的美国叙事和域外游记中,都足见他对历史的深切关注。历史传奇小说《王子和乞丐》《亚瑟王朝廷上
  长期以来,评论界对《微暗的火》的分析聚焦于谁才是故事的隐含作者这一问题。对此问题的认知不妨借鉴纳博科夫经常提及的黑格尔辩证法,将其视为一部由正旋金波特、反旋谢德
  《微暗的火》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而"不可靠叙述"是这部小说在叙述上的突出特征。这部小说从整体上看,就是金波特对谢德的长诗《微暗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70周年,但对于纳粹大屠杀的研究和讨论却一直没有停止。战后对于大屠杀的见证分为三个部分:大屠杀幸存者的见证、德国人对罪恶的见证和历史的再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