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时效钢旋压变形织构及其消除

来源 :第十届全国典型零件热处理学术及技术交流会暨第七届全国热处理学会物理冶金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84476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x-射线法测试了T-250无钴马氏体时效钢旋压变形及其不同热处理状态的X射线衍射谱和织构的ODF图,并测试了不同热处理状态的拉伸性能,探索了固溶前增加退火工序对消除织构和提高延伸率的作用。结果表明:①与未旋压试样相比,旋压、固溶及固溶+时效试样的X射线衍射谱中{200}、{211}马氏体衍射峰的强度大幅度增加;②旋压、固溶及固溶+时效试样中均存在{113}<110>织构;③固溶对织构影响很小,固溶+时效可使织构强度减少44%,而固溶前的500℃的退火使织构强度减少70%;④旋压后直接时效和固溶+时效的拉伸强度均大于1750Mpa,但延伸率低于5%,而500℃退火后固溶、时效的拉伸强度也大于1750Mpa,但延伸率达6.5%。
其他文献
在实验室内建立了一套模拟天然气管道声发射检测系统,试验测试了泄漏声发射信号的强度、幅度、能量随压力、传播距离和泄漏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对声发射信号的分析能够判断管道是否发生了泄漏;管道泄漏的声发射信号的强度、能量和幅度随压力、泄漏量增大而增大;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泄漏声发射信号的强度、能量和幅度都呈衰减趋势。
声发射技术是六十年代开始,目前逐步成熟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压力容器检测和结构的完整性评价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声发射技术在防喷器检测的应用现状,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的优势,成功为大量的在用防喷器建立使用状况表,为防喷器的继续使用和维修提供依据,最后提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本文可以作为我们在声发射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对碳/环氧复合材料[90°]单向板和[±45°]层合板,运用声发射技术在线性加载条件下进行在拉伸损伤实验监测,根据实验结果探求其损伤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过程,寻求[90°]单向板和[±45°]层合板损伤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获得复合材料单向板和层合板的拉伸损伤机理。实验结果通过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揭示了声发射事件与复合材料损伤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同时表明同样加载方式下,复合材料[±45°]层合板与[90
本文利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PBX-9003炸药柱短时蠕变单轴二次压缩试验的力学响应特征,基于声发射特征的Kaiser效应和Felicity效应,探讨了声发射特征参数与承载损伤危险性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0%破坏应力作用下试件内部无明显声发射活动,该应力对试件内部结构无明显影响;在50%破坏应力作用下试件内部声发射活动明显,但该应力对试件不构成危险;在70%破坏应力作用下试件内部声发射活动较剧烈
通过对镁铝合金试件拉伸试验声发射信号参数关联分析,将材料的拉伸变形与声发射信号关联特征进行对应,同时在关联分析中添加时域信息,给出利用声发射技术准确判断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不同变形阶段的无损检测方法。
为研究混凝土受酸性介质腐蚀后的剪切性能及声发射特性,采用实验室加速腐蚀的方法,用PH值为1.5的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对“Z”字型混凝土试件进行侵蚀,对腐蚀后试件进行加载并全程进行声发射信号采集。结合应力—应变曲线与声发射参数对腐蚀前后混凝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腐蚀周期增加混凝土剪切强度呈近似线性降低,声发射事件、振铃和能量值呈加速减小趋势,未腐蚀试件加载过程声发射参数呈三阶段特征,腐蚀试件
岩石压缩变形破坏必然伴随声发射产生,声发射信号包含着反映岩石内部缺陷变化的丰富信息。煤和砂岩单轴压缩全应力应变过程和相应的声发射特征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岩石的压缩破坏演化过程可分为压密阶段、线弹性变形阶段、加速非弹性变形阶段、破裂及其发展阶段、塑性流动阶段五个阶段,岩石的声发射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其压缩变形和损伤演化过程。典型的塑性煤体的声发射时间序列比较分散,能量起伏变化较大,破坏前声发射频率及能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简述在室外不同的录制场所,为电视访谈节目进行扩声和录音时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怎样来解决。
利用纳米探针仪研究了硅元素对镁基块状非晶合金的载荷-位移曲线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镁基大块非晶合金载荷-位移曲线上不连续锯齿状台阶对应其剪切带的形成和扩展。随着硅元素含量的增加,相同加载速率下,载荷-位移曲线上的台阶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随着加载速率和应变速率的不断增加,非晶合金Mg60Cu30-xY10Six载荷-位移曲线上的锯齿状台阶逐渐消失。非晶合金Mg60Cu30-xY10Six的力学
采用旋转挤压合金化方法制备出Al-Ti金属间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元素混合块在旋转挤压合金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热处理对合金化块体结构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旋转挤压后,块体主要由Al3Ti、Al5Ti2以及基体单相构成,晶粒尺寸达到μ m级;热处理导致诸多衍射峰强度低的亚稳态相出现,当温度升高至550℃,则Al3Ti化合相的衍射峰相当明显。在给定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延长至7h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