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及温度对取向电工钢中γ相含量的影响

来源 :2015第十三届中国电工钢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90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与统计以及数值拟合的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及温度变化对0.028% ~0.058%C、2.97%~3.42%Si取向电工钢中γ相含量的影响,量化了C、Si、Mn含量及温度与γ相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为900 ~ 1250℃范围内,取向电工钢中γ相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先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小,最大γ相含量所对应的温度为1150 ~ 1200℃,同时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使得相同温度下钢中γ相含量相应地存在一定差别.在间断温度条件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一系列γ相含量拟合式的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吻合程度较好.在取向电工钢中Mn≤0.32%、Als≤0.034%的条件下,采用二项式回归得到的拟合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分布规律吻合程度良好,可采用该式进行热轧过程连续温度范围内γ相含量的大致预测.
其他文献
目前商用无取向电工钢通过形变与再结晶工艺的组合最多制备出约含20%的有利{100}织构的成品板,并且牌号越高的无取向电工钢(含硅高),磁感应强度越低.相变法可制备出{100}取向
  研究了在相同的酸洗连轧工艺和相同的连续退火工艺制度下,不同的热轧工艺温度对电工钢卷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热轧终轧温度升高50℃时,磁感应强度升高约0.020T;精轧阶段,终
  研究了常化和退火工艺对冷轧无取向电工钢(0.003%C、2.35% Si、0.22% Mn、0.011%P、0.002%S、0.36% Al、0.003%N)高频磁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常化温度为94
  研究了常化温度对无取向电工钢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常化可以明显改善产品磁性能,随着常化温度升高,对应的铁损P1.5/50先下降后升高,在975℃左右铁损最低;磁感应
  本文对无取向电工钢在精炼过程中进行密集取样,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法和ASPEX自动扫描电镜及热力学检测、分析钢中夹杂物,得出无取向电工钢在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演变规律.结果
会议
  氧元素是电工钢中的有害杂质,RH精炼脱氧方式对氧含量的控制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大生产的含铝无取向电工钢,研究了RH精炼脱氧方式对无取向电工钢连铸坯夹杂物的影响.结果
会议
  为推进CSP流程生产电工钢产品的开发,对比了传统和CSP两种流程生产的电工钢产品铸态组织的异同点,分析了CSP流程生产的电工钢织构的演变规律,对微量元素Sn、Sb和退火温度与
  对0.30mm取向电工钢进行激光刻痕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激光频率、扫描速度、刻痕间距对取向电工钢磁畴宽度的影响规律,并观察了不同工艺下的刻痕形貌.获得了一组最佳工艺
  采用Thermo-Cal热力学软件研究了典型高牌号电工钢的第二相组成、析出温度及析出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拟常化及成品热处理试验,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第二相粒子、组织的演变
研究了磷酸二氢铝/硅溶胶的质量比值以及铬酸酐加入量对取向电工钢表面状况、绝缘性能及铁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磷酸二氢铝/硅溶胶的质量比值为0.96~0.92,铬酸酐加入量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