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影响机制探讨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植物化学药物槲皮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效应,并探讨槲皮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能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常需手术治疗。任何手术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显露清晰的手术视野,以适合手术操作,清晰显露的手术视野需要正确合适的手术体位。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关于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措施的一些体会。方法:对我院2017 年1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79 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措施。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首次就诊于重庆市肿瘤医院的405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χ 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多灶性、肿瘤位置及被膜侵犯情况等PTMC 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研究患者上述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否相关,并分别找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肺转移、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年12 月至2017 年12 月在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80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Tg,术后均为甲状腺癌。根据术前相关检查及术后病理情况,分为未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肺转移、骨转移组。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特点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初诊初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研究组(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对照组(单纯微小乳头状癌),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
目的 研究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 年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入组344 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切除患者的喉前淋巴结送检,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腺体外组织侵犯、多发灶、中央区淋巴结、侧颈区淋巴结的关系。
目的 探讨甲状腺低未分化癌的临床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以及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 年7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23 例甲状腺低分化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共425 例因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资料。
目的 探讨全切/次全切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14 年11 月至2015 年10 月行全甲状腺切除/次全切除的1133 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颈淋巴结清扫范围、术中是否使用纳米碳、原发灶大小、肿瘤被膜外侵犯与否、中央区淋巴结状态、侧颈部淋巴结状态等与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的关系。
目的 选择拟初次行甲状腺开放手术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甲状腺术后时间段每次引流量的测量进行统计,构建初次甲状腺术后时间段(20min)引流量的变化趋势图,探讨初次甲状腺术后时间段引流液量的变化规律,寻出风险拔管点及安全拔管点,指导快速康复甲状腺外科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