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 年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入组344 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切除患者的喉前淋巴结送检,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腺体外组织侵犯、多发灶、中央区淋巴结、侧颈区淋巴结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声音特色改变的原因及围手术期声音管理实施方案方法 对本科室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120 名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充分告知患者手术潜在的神经损伤风险以及临床后果并对患者声音进行评估,包括自诉有无声音特色改变及喉镜检查或声门超声检查。
目的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主要的组织病理分型,其转移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肿瘤转移相关蛋白对于PTC 转移影响较大,文章试图以PTC转移潜在相关蛋白为切入点,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用于PTC 的靶向药物,提高PTC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高理论依据。
目的 探究散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有甲状旁腺腺瘤共7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8.0 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Pubmed 收集近几年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研究。
目的 甲状腺疾病当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即甲状腺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131 I 治疗以及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手术后极易引起并发症,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加大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
目的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常需手术治疗。任何手术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显露清晰的手术视野,以适合手术操作,清晰显露的手术视野需要正确合适的手术体位。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关于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措施的一些体会。方法:对我院2017 年1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79 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措施。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首次就诊于重庆市肿瘤医院的405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χ 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多灶性、肿瘤位置及被膜侵犯情况等PTMC 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研究患者上述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否相关,并分别找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肺转移、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年12 月至2017 年12 月在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80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Tg,术后均为甲状腺癌。根据术前相关检查及术后病理情况,分为未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肺转移、骨转移组。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特点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初诊初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研究组(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对照组(单纯微小乳头状癌),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