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719@TiO2有机-无机复合结构对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浅缺陷能级的抑制作用

来源 :第七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ongj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缺陷能级是捕获光激发电子而导致电荷复合并限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光电流密度增加的能态之一[1-2]。由于钙钛矿的厚度大且结晶过程无法控制,因此抑制浅缺陷能级(尤其是MA 空位)已成为碳基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挑战之一。
其他文献
铅酸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应急灯、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而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仅2-5 年,在传统火法熔炼回收废铅酸蓄电池的工艺中,铅气和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并危害人体健康。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对光的吸收强、电荷迁移率高、带隙可调控、容易加工等优异的电学和化学性能,非常适合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光电转化效率在数年之间已经超过了25%,已经超过了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极大的商业应用前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研究。
T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TPSCs)have triggered intensive research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lead-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是一类具有离子特性的软物质,不仅水氧会造成其降解,光辐照和热刺激也能够引起钙钛矿内部的离子迁移和化学键断裂,进而产生相分离及高密度载流子陷阱,最终导致器件寿命快速衰减。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s as promising light-harvesting materials have been the focu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voltaics recently.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极大制约其应用及发展,人们尝试使用无机钙钛矿CsPbI2Br 作为吸收层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及降低Pb 含量,实验上常利用在CsPbI2Br 体系的B 位掺杂Sn、Sr、Cu 等金属原子的方法。
All inorganic perovskite 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tremendous attention due to their intrinsic thermal stability.
电子传输层对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载流子的抽取与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氧化锡由于其优异特性被作为电子传输层广泛应用于正式平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而目前制备氧化锡薄膜的工艺方法无法满足大面积、自动化等工业需求,新的工艺手段亟待被发掘。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迅速发展,目前认证效率已达25.2%.除了开发新的材料和优化制备工艺,界面材料组分,界面电荷的产生、收集和运输效率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也至关重要.
钙钛矿由于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可调谐的带隙,长的载流子密度以及高的迁移率和量子效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等领域[1]。石墨烯是一种具有较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的2D 材料,应用于光电探测器有较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