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离子迁移的起源及其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第七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k2pwerq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是一类具有离子特性的软物质,不仅水氧会造成其降解,光辐照和热刺激也能够引起钙钛矿内部的离子迁移和化学键断裂,进而产生相分离及高密度载流子陷阱,最终导致器件寿命快速衰减。
其他文献
具有良好表面形貌和较大尺寸晶粒的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薄膜是实现高性能光伏器件的理想材料。然而,混合前驱体溶液结晶过程中卤化铅与阳离子之间的快速反应导致了小尺寸晶粒的产生;同时,缺陷位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在晶界和钙钛矿薄膜表面。
Herein,a novel molecule: p-phenyl dimethylammonium iodide(PDMAI)with ammonium group on both terminals is introduced.
一步反溶剂法已经被认为是制备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可行的方法之一[1]。然而,大多被报道的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基于有毒反溶剂制备的,这严重影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2]。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在光伏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铅基钙钛矿的毒性为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开发无毒或低毒的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锡基钙钛矿材料具有理想的带隙和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是一种低毒的光伏材料。
Surface passivation is increasingly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strategies to promote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ettability of hydrophobic carrier transport layer,original thermal coating modification(TCM)strategy has been proposed,which has been verified a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impr
作为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常用的电子传输层材料,TiO2 自身性能不足(如:电荷传输率低和缺陷电荷捕获等)限制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将杂多酸磷钨酸(H3PW12O40·nH2O,简称PW12)掺杂到TiO2 介孔浆料中,制备PW12 原位钝化的TiO2复合物介孔电子传输层薄膜(简称PW12/TiO2),进而提高相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
铅酸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应急灯、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而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仅2-5 年,在传统火法熔炼回收废铅酸蓄电池的工艺中,铅气和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并危害人体健康。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对光的吸收强、电荷迁移率高、带隙可调控、容易加工等优异的电学和化学性能,非常适合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光电转化效率在数年之间已经超过了25%,已经超过了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极大的商业应用前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研究。
T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TPSCs)have triggered intensive research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lead-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