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的中医治疗现状及诊治策略--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贺平教授便秘学术思想探讨

来源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iq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了慢性便秘的中医治疗现状及诊治策略,分阶段治疗指的是在慢性便秘发展的不同阶段,治疗的侧重点不同。强调中医“整体观”思想和“辨证论治”思想,强调“情志调节”,进行精神心理干预。
其他文献
本病伤在体表,通过经络累及脏腑,其辨证当以经络辨证为纽带,注重脏腑辨证与伤科辨证相集合,以辨证内服中药调整脏腑功能为本,以辨证外用中药驱风透邪,恢复卫表功能为标,以内外活血同用,疏通脏腑肌滕经络为道路,使脏腑正气充实,肌滕卫气坚固,发挥防治相结合的理念。
湿疹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疾病.有剧烈瘙痒性,皮损多形性,对称性,无传染性,复发性及趋于慢性化等特点.肛周湿疹是指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亦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等部位的湿疹.由于本病发病部分特殊,而且大部分患者有自以为阴部不洁采取不正确的处理措施,如热水坐浴、乱用抗生素、激素类乳膏等.临床许多患者就诊时多呈迁延不愈,慢性化,且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亦有反复自行用药导致
分消走泄法是由叶天士明确总结、提出的治疗温病的重要治则。然随着社会步伐的前进,居住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分消走泄法不仅适用于外感湿热的治疗,凡是有三焦湿热的各种内伤杂病如痰饮、水湿,均可宗其法变通运用。但要注意湿热之邪弥漫三焦,阻滞气机,又易生内湿,所以除湿不忘疏理气机,正所谓“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张景岳《景岳全书·肿胀》)。透过学习、研究分消走泄法
目的: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排粪可发现器质性病变,多数人手术治疗有效,本文主要探讨心理因素对直肠前突所致便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59例便秘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年龄25-60岁,中位年龄45岁,所有患者均有便秘史,病史2-20年.应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直肠前突术前和术后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便秘恢复程度差,要说明具体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古文献中最早对便秘的临床证治进行系统全面论述的医学著作.其中并无专篇论述便秘,有关内容散见于篇章之中.有文献统计,《伤寒论》398个条文中涉及便秘的条文共计78条,约占整个条文数的20%.张仲景对便秘的称谓主要有:脾约、闭、阳结、阴结、大便难、大便硬、大便坚、胃实、不易大便、大便初硬后溏、谷气之实、谷气不行等.从具体条文分布来看,六经病证均有涉及便秘或(和)下法的论述.内容包括
目的:观察角菜酸酯栓联合泼尼松封闭治疗Ⅱ度内痔伴发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肛肠科门诊就诊的未行手术治疗的358例Ⅱ度内痔伴发肛周湿疹患者,应用角菜酸酯栓联合泼尼松封闭治疗的资料.结果:角菜酸酯栓联合泼尼松封闭治疗Ⅱ度内痔伴发肛周湿疹各类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角菜酸酯栓联合泼尼松封闭对Ⅱ度内痔伴发肛周湿疹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
肛痈属于中医"痈疽"、"疮疡"范畴,是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即现代医学所谓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为发病急骤,肛周剧痛,并伴有全身的高热,酝酿成脓,脓腔溃破后易形成瘘管,致使肛周长期有脓血性分泌物流出,使得瘘管伤口经久不愈并且反复发作.且一旦脓肿形成,必然溃破,串臀穿肠而泻,最后形成肛瘘.少数病人脓毒上串,透膜入腹,则造成严重后果.
慢性便秘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病症,治疗难度大,因个体差异性较大,治疗时应辨体一辨病一辨证相结合,因人而异、同病异治,辨清患者素体偏异,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特点分别治之。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但中医学的诊疗思想和方法是多元丰富的,面对临床上遇到的种种困惑,促使我们反思,既要发挥中医辨证、辨病论治的优势,更应从疾病的本质——所患病之人的体质特征上去寻找规律,使治疗更具有全面性。内治外治相结合,重
目的:评价电温针"俞募配穴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试验研究,将160例ST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采用电温针"俞募配穴"法,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针灸疗法,将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3个月后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试验组78.75%,对照组61.25%,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无统计
目的:评价"济川捭阖术"调理功能性便秘(F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将240例FC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0例患者.A组采用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B组采用口服安慰剂,C组采用"济川捭阖术"加口服安慰剂,将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并通过统计学分析进行比较.结果:A、C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临床症状总积分、治疗3月后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