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职计算机专业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校企一体化建设的研究

来源 :2010年亚太青年通信与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教育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探讨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项目化和模块化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的系统化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能够面向就业市场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模式以任务驱动,借助模块化的项目,循序渐进,边学边练,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促进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分组密码算法中的模乘运算,以16位乘法器为基础,分析了模数为2 16 、2 16+1、2 32、2 32-1和2 64的硬件模乘运算单元的工作原理,设计实现了上述几种模乘运算的可重构运算模块,讨论了基于可重构模乘单元实现各模乘运算的工作过程.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在系统资源和功能上达到了较高的性价比,为分组密码算法的可重构设计提供了基本的可重构部件.
P2P(Peer to Peer)蠕虫与传统蠕虫在传播方式、传播模型、防御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在目前对P2P蠕虫行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混合网络环境提出了新的P2P蠕虫网络行为分析模型,在对蠕虫特征码进行单一检测前加入数据预处理模块,即在提取蠕虫特征值前对数据包进行合并、重组和过滤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能提高检测的效率。
在安全服务中,由于密钥的泄露使得攻击者可以冒充签名者进行签名,签名者不得不撤消自己的公钥重新再生成新的密钥对,因此,验证者在验证签名是否有效时,首先需要验证签名者的公钥是否已经撤销.随着越来越多的加密原语在不安全环境下的应用,如何解决密钥泄漏问题已成为安全服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先后有一系列关于密钥进化的协议被提出,密钥绝缘就是其中一种.本文首先介绍了密钥绝缘签名体制的基本思想,其次构造了一种
较之UMTS ,LTE中提供了新的安全性机制,为了更好避免攻击者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伪造和重发来窃取安全信息,分析LTE中密钥体系和安全性架构,在对安全模式命令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在LTE 切换中安全密钥产生的两种方案.最后提出了LTE中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实现方案,并通过基于AES核心算法仿真实现.通过理论研究与仿真表明,R9版本工作的完成,其安全机制将为分组业务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证.
本文结合SOPC技术和IPSec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可重构密码处理模块的单片安全网关.该网关采用双NIOS CPU Ⅱ,分别作为主处理器和IPSec 协处理器.IPSec协处理器主要完成IPSec处理功能.同时采用可重构密码处理模块来加速密码算法处理过程,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同时提高了IPSec协议的安全性.
大型信息系统具有结构复杂、应用众多、功能分布等特点,给大型信息系统的认证与访问控制带来了跨域操作、功能需求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大型信息系统对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认证和访问控制模型,实现了对网络接入设备和用户身份认证,以及对用户的访问控制.对模型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并以Kerberos认证方式和RBAC访问控制方式为例,对其工作流程做了分析.经过在Windo
如何在保证房产管理部门现有投入无损的情况下对各个应用系统的用户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成了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现阶段房产管理部门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并基于WEB SERVICE 技术对系统的整体框架进行了设计,在可集成性、扩展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支持,该设计切实有效的满足了相关安全需求.
研究表明物联网应用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要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然而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链路还存在高丢失率和非对称性等特点,难以满足物联网应用的可靠性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物联网可靠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度量算法,通过该算法的AODV协议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节能性和可靠性,从而为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路由协议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建立一种高效的路由器性能分析模型在片上网络(Networks-on-Chip)设计初期至关重要.首先从片上网络路由器工作原理出发,分析数据包传输过程中各种排队等待现象,建立了基于M/D/1/B 排队系统的性能分析模型;然后给出一种基于Markov 链计算输入队列流控反馈概率的方法;最后分析流控反馈概率与路由器流水线级数、输入队列容量之间的关系.所建模型有助于指导片上网络路由器体系结构的设计.
借助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变性两个生物特征,针对当前考试管理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考试身份验证系统.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实时性和自动性,详细分析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及系统实现使用的关键技术.系统利用FUS-200N 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数据,建立了指纹信息库,设计了指纹数据库管理界面,有利于对指纹数据的更新和维护.以人机界面形式实现指纹采集、指纹特征提取、指纹比对和指纹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