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3号高炉钒钛磁铁矿强化冶炼生产实践

来源 :第九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anl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攀钢3号1200m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高炉利用系数较长时间稳定在2.700t/(m·d)以上的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精料、增大高炉守风量、调整风口布局、注重高炉中部调剂及加强炉前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高炉实现了强化冶炼,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和技术经济指标。
其他文献
唐钢2BF现炉容是由原来1260M3高炉改造扩容为2000M3。通过高炉操作技术进步和创新,克服设备缺陷,高炉保持长期稳定顺行,高炉产量不断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利用系数达到2.4。
对唐钢2号高炉强化冶炼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上、下部制度的调整及多方面的工作配合达到强化冶炼,提产降耗的目的。
通过对高炉炉型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唐钢1号高炉炉型管理的实践,总结出高炉炉型管理和日常维护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水系统管理及高炉日常操作管理。炉内参数调整合理,炉况稳定顺行是高炉炉型合理稳定的有利保证。
唐钢1号高炉2005年大修扩容改造,炉容由1260m3扩至2000m3,炉腰和炉身下部6、7由原来的镶砖冷却壁改造为铜冷却壁。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炉墙粘结频繁,严重制约了生产指标上水平,经过摸索、总结,进行了上、中、下部调剂,解决了高冶炼强度下炉墙粘结问题,炉况稳定顺行。
本钢七号高炉自开炉以来,能够由于存在人为操作的不规范性及自身设备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大量冷却壁管根漏水,再加上炉内长期操作的不统一及低料线操作等操作制度的不合理,导致炉况剧烈波动。
对本钢7号高炉火灾导致停电事故的休风和炉况恢复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从多个方面总结炉况恢复的成功经验,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
本钢炼铁厂六号高炉炉容2850m3,于2004年9月投产,开炉后仅用10天迅速达产,为满足高炉高强度冶炼的需要达到“高产、低耗”的宗旨,炉前以加强铁口维护,严格考核铁口合格率、铁流时间等炉前指标,减少出铁次数,及时有效地的维护好炉前渣、铁沟,为确保完成生产指标,减低生铁单位成本做了大量工作。
本钢7#高炉在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这10个月时间里,炉况长期不稳。主要因为操作制度调整不及时,外围原燃料条件恶化且不稳定,以及冷却壁大量破损等。经过年修冷却设备处理好,操作制度重新调整,在2008年2月末,炉子生产运行终于趋于正常,产量近6000t/天。
中厚板1号1580m3高炉采用模块冷却、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陶瓷杯、炉顶采用WZ型串罐无料钟炉顶设备等先进技术,自高炉开炉后炉况一直顺行良好,各项技术指标较好,2008年2月25日6:06分检修后送风炉况出现失常,采取洗炉、合理调剂装料制度、加强操作等措施后,炉况转入正常。
唐钢2#(2000 m3)高炉自开炉以来,因为对矮胖型高炉的铜冷却壁技术特点掌握不当,造成铜冷却壁频繁结厚,炉况长期不顺,高炉失常次数达十余次之多,严重影响了炼铁厂及唐钢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频繁的炉况失常造成炉缸不活跃大量烧坏风口、炉墙严重粘结。操作上被迫采取活跃炉缸、强烈发展边缘的操作制度,造成炉衬侵蚀严重。东南、东北方向炉身上部炉皮温度明显偏高,甚至发红,严重影响了高炉寿命。如何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