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特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南岭立体气候特征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a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一次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日平均气温低、雨水多、日照少、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本文利用安装于南岭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6个自动化气候观测站资料,分析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山区的气温、风速、降水等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果表明:(1)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山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日平均气温全部低于10℃,尤其是1000米以下山区大部分时段日平均气温低于5℃。(2)840m附近为气温最低区域,840m以下区域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低,而840m以上部分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完全受冷空气下沉作用控制。(3)山区多雨时段与低温时段重合,空间分布上降水量随海拔高度降低而增加,多雨区域与森林受灾严重的区域吻合。(4)对1000m以下区域,气温持续偏低兼之降水充足导致大范围的冰冻现象,而对于1000m以上区域的混交林冰冻灾害相对较轻,受大风机械损伤程度远大于1000m以下的区域。本文采用山区立体气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对优化山区立体气候灾害精细化监测、区划、评估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2007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河北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达17天的连阴雨天气,本文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连阴雨发生在欧亚大陆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巴尔喀什湖低槽偏强
会议
利用柳州市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近54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分别计算柳州市5℃、10℃、15℃及20℃的初终日期及保证率,并进一步分析各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间的
会议
通过对2008年4月21~24日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导致冀西北蔚县、阳原、涿鹿三县杏扁严重冻害的分析,发现拉妮娜现象和全球气候异常还是造成冻害的根本原因,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爆
会议
调查、分析了2009年1月10~11日广西玉林市大范围霜冻对冬种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冻害不仅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而且与不同的栽培方式、四周地形也有关。
对2003~2005年人工牧草地不同深度不同时间、灌水前后的水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0~40cm含水率变化大而且快称多变层;40~80cm牧草水分利用层,80~100cm稳定贮水层。分析美国大叶
会议
梓园的大宅空间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自己的空间梦想,也能包容全家的幸福。不仅照顾个人的私享空间,也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出发,注重每个家庭成员空间的舒适度,以多套房、大套房
糜子是甘肃省的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为探讨糜子种植的生态气候适宜性,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对庆阳西峰区、天水麦积区、定西安定区及武威凉州区1985-2008年糜子产量受气候因子的
会议
通过对大别山区岳西县生姜生产过程中有利和不利的气象条件分析,针对生姜栽培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了几点高产对策,为当地姜农提高生姜产量和产值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根据福建近海2001-2008年赤潮灾害数据以及相应时期的气象数据,在分析赤潮灾害发生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分析赤潮灾害发生期间的地面及不同高度的高空天气形势,寻找与
会议
作为农业干旱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未考虑底墒作用及不同发育期水分对产量影响不同,针对此问题,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数构建了华北冬小麦作物气候冬小麦干旱指数。该指数将冬小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