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近海赤潮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changjing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福建近海2001-2008年赤潮灾害数据以及相应时期的气象数据,在分析赤潮灾害发生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分析赤潮灾害发生期间的地面及不同高度的高空天气形势,寻找与赤潮灾害发生密切关系的气象因子,作为福建近海赤潮灾害预测预报的依据。同时,初步分析探讨了反映异常气候现象的南方涛动指数与赤潮发生的关系。在此基础初步建立了福建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的气象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福建近海的风、气温、湿度、降水和气压等气象要素与赤潮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与气象要素间的关系统计分析看,风向风速和气温对赤潮灾害发生的影响特别明显,尤其是风向风力直接影响赤潮生物的聚集。低层850百帕和地面形势能较好地反映福建近海赤潮发生的天气背景,在春夏季赤潮发生时850百帕从南海到华南一带为一致的西南暖湿气流,而地面处于江南倒槽南侧西南风的控制下,这种相对稳定的天气形势对于福建近海赤潮灾害的发生发展是十分有利。本研究初步总结的赤潮发生气象预报模型,对于赤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人工流产手术的受术者阴道、宫颈、子直的解剖结构异常(狭窄、极度倾屈、子宫畸形等)往往造成手术困难,吸管在盲视下难以达到妊娠宫腔或官底,极易造成人工流产失败。结构异常引起
本文利用河北省冬麦区1965~2007年48个气象站,冬小麦生育期内逐年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资料,估算了全生育期、生长前期、中期、后期的水分亏缺量,分析了水分亏
会议
2007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河北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达17天的连阴雨天气,本文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连阴雨发生在欧亚大陆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巴尔喀什湖低槽偏强
会议
利用柳州市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近54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分别计算柳州市5℃、10℃、15℃及20℃的初终日期及保证率,并进一步分析各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间的
会议
通过对2008年4月21~24日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导致冀西北蔚县、阳原、涿鹿三县杏扁严重冻害的分析,发现拉妮娜现象和全球气候异常还是造成冻害的根本原因,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爆
会议
调查、分析了2009年1月10~11日广西玉林市大范围霜冻对冬种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冻害不仅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而且与不同的栽培方式、四周地形也有关。
对2003~2005年人工牧草地不同深度不同时间、灌水前后的水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0~40cm含水率变化大而且快称多变层;40~80cm牧草水分利用层,80~100cm稳定贮水层。分析美国大叶
会议
梓园的大宅空间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自己的空间梦想,也能包容全家的幸福。不仅照顾个人的私享空间,也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出发,注重每个家庭成员空间的舒适度,以多套房、大套房
糜子是甘肃省的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为探讨糜子种植的生态气候适宜性,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对庆阳西峰区、天水麦积区、定西安定区及武威凉州区1985-2008年糜子产量受气候因子的
会议
通过对大别山区岳西县生姜生产过程中有利和不利的气象条件分析,针对生姜栽培中的气象问题提出了几点高产对策,为当地姜农提高生姜产量和产值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