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照护”模式在促进胰岛素治疗患者行为改变及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7年教育管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进行由医生、糖尿病护士及营养师共同参与的糖尿病“共同照护”,以促进患者的注射行为和血糖控制状况的改善.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就诊、接受胰岛素治疗并符合研究方案的T2DM患者,由主管医师确定治疗方案及方案调整,由助理医师登记患者的一般信息,营养师给以糖尿病饮食指导,由获得认证并接受胰岛素注射指导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进行胰岛素注射随访评估和个体化指导. 结果:将至少有初次和第1个月胰岛素注射评估随访记录的98例患者纳入分析,在非初次注射胰岛素治疗的77人中腹部硬结的发生率为28.6%.与初次注射胰岛素者相比,非初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年龄更大(58.9vs.50.0岁),糖尿病病程更长(14.8vs.6.9年),胰岛素注射时间更久(75.2vs.1.0月),两组患者都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随访四次以上的患者分别为65(84.4%)vs.16(76.2%)人.经过一个月的随访指导,非初次注射胰岛素组有27人(35.5%)减少了针头使用次数,使用10次以上才更换的患者比例由基线的38人(50.0%)显著降低为19人(24.7%),与基线相比,注射部位轮换(89.6%vs.100.0%)、注射部位重复方式(89.3%vs.97.4%)及注射操作(29.9%vs.93.4%)的正确率均有显著性提升.在对低血糖的认知、立即性处理和预防低血糖方面,无论非初次注射组还是初次注射组都有显著提升,非初次注射胰岛素组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基线显著下降(32.5%vs.14.3%).两组认为胰岛素是控制血糖很有疗效的药物的患者比例均有显著性增加,分别从80.5%vs.57.1%上升到98.7%vs.95.2%,在非初次注射胰岛素组,认为胰岛素注射很复杂或很麻烦的患者比例显著下降.共有15例有基线(8.1±1.9)%和3个月(7.0±1.0)%随访的HbA1c数据.上述改变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有助于促进胰岛素治疗患者正确认识胰岛素的疗效及安全性,规范胰岛素注射,促进不规范行为的改变,提升对低血糖症状识别、处理和预防的能力.在改善HbA1c、血脂、血压的管理方面,还需要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和后天性残疾的首位原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常见.尽管静脉内溶栓目前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但由于其狭窄的治疗窗和安全问题,其临床应用仍然受到限制.因此,探索新型治疗药物成为当前一个主要的挑战.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下游的关键效应分子.
卫生教育是透过教学活动,增加知识、改变态度、模塑行为,以达到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目的.创意有效的卫教能引导民众实行健康生活,使获致更高度的健康并提升生活品质,卫生教育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卫生教育不只应该把科学知识用好玩的方式呈现,在用有趣的方法进行时,也应该多思考是否有达到卫教的目标?可有健康行为的改变?要用实践的精神去落实.关心人们的健康,希望以创意发想用于卫生教育,希望用创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作为智慧医疗首批试点医疗机构之一,在天津市科委的支持下,与iHealth公司合作,在用户调研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医疗、智能硬件、软件和医疗数据云平台,有效实现了院内院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三甲社区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开创性地建立了“三一照护”糖尿病诊疗新模式,组建由专家、患教师和营养师构成的专业照护团队,通过与移动APP“与糖”、移动医疗硬件等智能终端结合,同
糖尿病照护不只与患者的身体状态有关,更多的是受其生活环境、生活行为模式、心理、态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十分复杂.因此,糖尿病教育管理要精准化是需要迈向个体化的“因人制宜”模式.21世纪的北美地区糖尿病照护就特别专注在个体化照护,而教育管理方面相对着重患者的健康行为、教育与支持并进,以及其社会心理层面的影响.这也反映在最新2017年美国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的内容当中.
会议
会议
糖尿病等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属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与心理和行为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易出现情绪及行为障碍,这些反过来又会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治疗及预后.所以从心理学和行为学进行干预,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都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有其固有的特点,由于终生治疗的压力和压抑性生活方式及代谢紊乱持续累积变化,特别是疾病进行性进展出现不可逆转的慢性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时,患者心身疾病及情绪障
目的:通过临床个案资料分析探讨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在提升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T1DM患者进行团队“共同照护”管理,由医生指导胰岛素治疗方案和剂量调整,营养师指导饮食和加餐,经过认证的糖尿病教育护士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评估指导,指导低血糖的认知和应对.营养评估较常发现的问题是:进餐是否规律,三大营养素构成是否均衡等.护理评估较常发现的问题是:胰岛素注射部位是否有脂肪
目的:探讨“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在注射基础胰岛素患者的血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加以“三人行”项目.在患者出院1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测定治疗前后对比情况.结果:13周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
目的:探讨将并发症体验结合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管理,对患者自我管理与效能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43例门诊初始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首诊日利用并发症体验的干预方式,让患者通过感官体验,进一步加强行为改变的信念,结合延续性护理对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控制,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得分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良好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行为对自我效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