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院《中药商品学》课程建设情况

来源 :中国商品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简述了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药学系的《中药商品学》课程建设情况,包括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和教材建设情况,最后分析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医院药房、药材市场、博物馆等进行实地参观实践,结合市场调查情况进行作业与备课,该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鉴别现时冬虫夏草真伪、质量.方法:性状、X光影像、水试法.结果:冬虫夏草虫体背部环纹多为3条一组,共5~7组,腹中部4对足凸起明显,子座上部稍显膨大,末端为不育顶端,易折断;X光片可观察到隐约的略似结节样絮状影像.在虫头部和子座表面涂粘金属有害物质增重的作伪品,表面可观察到细微的颗粒状特征;X光片可见随子座形态的高密度影像.虫体内插入金属棍品X光片显柱状高密度影像.以植物藤蔓、叶柄套粘
二十世纪30年代赵橘黄等老前辈把生药学概念引入中国,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已经把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基本搞清,但是名冠百草的野生人参,仍然停留在云里雾里的神秘状态.文章介绍了野生人参的十点特征,包括海绵体、龙缠须、珍珠点等特征,为野生人参的性状鉴别提供参考。
目的:优选银脑通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改良的薄膜分散法制备银杏叶提取物泡囊,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和L9(34)正交试验法,以总包封率为考核指标,优选泡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其粉末化;优选银脑通片辅料的种类和用量,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银脑通片.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泡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Tween80和Span80为表面活性剂,药物与载体的比值为15∶100,表面活性剂与胆固醇的摩尔比
目的:采用功能真菌固体发酵的方法,提高人参药材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将菌种M1与湿热灭菌后的人参药材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药材发酵前后的总皂苷以及单体皂苷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检测.结果: M1真菌能够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人参总皂苷的水平,总皂苷含量在第12天达到最高,增长率为103.82%;六种单体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和Rd的含量之和
目的:利用GC-MS分析比较不同采收期药用玫瑰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药用玫瑰挥发性成分,用GC-MS分离鉴定其化学组分.结果:共鉴定出44种化学成分,鲜花蕾22种,鲜花30种,干花21种,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成分中的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成分的89.57%、93.16%、95.67%以上.结论:为药用玫瑰的综合利用及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简述了太白洋参的来源、性状,主要介绍了太白洋参的根横切面、薄层鉴别、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等鉴别方法,以及太白洋参的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本文指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天然药物的有效活性组分,而基于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药药理机制的主要内容之一。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也是研究分子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分析仪器的不断改进,研究蛋白质与药物小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发展迅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较成熟的、应用较早的光谱法(包括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圆二色性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最佳体现,在整个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方剂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的研究正是以经方为核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整体性原则.本文就方剂研究中存在的困难、方剂研究的现状以及药效组分理论对该难题研究提供的思路来进行综述,要科学阐明方剂的疗效,必须坚持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研究相结合,注重中医
本文浅析了有毒中药研究的意义,中药是有偏性的,中医应用中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有毒中药是偏性很大的中药,是特殊的中药,临床上一直有很好的应用.有毒中药是药效成分与毒性成分的矛盾组合体,只要人们恰当加以应用,有毒中药这把利剑可以帮人们解决很多临床上的疑难杂症,并就有毒中药的减毒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和合理用药减毒,应该加强对有毒中药的管理,使其规范化,才能更好的促进有毒中药发挥作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海南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学生到本院附属药房见习的情况,说明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并提出规范见习等相关建议,包括思想上高度重视见习教学,建立制度化的见习教学和精心组织并认真评价见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