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侵染24小时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中肠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来源 :二十一世纪第二届全国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058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蜜蜂作为昆虫模式生物,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授粉昆虫。蜜蜂微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所引起的危害成年蜜蜂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它不仅影响了蜜蜂的消化系统,甚至降低了蜜蜂的抵抗力,导致蜂王繁殖能力下降,使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蜜蜂微孢子虫有两种:一种是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另一种是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e)。
其他文献
对剑麻(H.11648)接种烟草疫霉菌前后8种重要防御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对照(只对叶片进行针刺,喷无菌水,不接种烟草疫霉菌)的剑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itinase)、过氧化氢酶(H2O2)、&-1,3葡聚糖酶等8种酶活性在120h之内没有明显变化.接种烟草疫霉菌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种植制度改变,引种频繁,化学农药滥用,连作现象突出及气候环境异常,为甘蔗害虫传播、繁殖、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害甘蔗的害虫种类增多,甘蔗生产存在潜在威胁。为前瞻性把握甘蔗害虫发生动态,科学有效防控甘蔗害虫,确保甘蔗生产安全,本文对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蓝绿象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异歧蔗蝗Hier
蜜蜂基因组微卫星DNA或简单序列重复DNA(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或SSRs)基因座,是绘制西方蜜蜂基因组遗传图谱的主要界标,是组装西方蜜蜂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架构.分子标记应用于蜜蜂身份鉴定是蜜蜂育种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为了揭示蜜蜂基因组SSR基因座的可利用性,本文通过微流体DNA芯片,在基因组水平对欧洲黑蜂雄蜂基因组连锁群-Ⅰ的273个SSR基因座PCR产物进行了全
蜂王浆合成和分泌涉及到复杂的基因表达和营养代谢调控,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是揭示蜂王浆产量差异以及促进分子育种的重要前提。已有研究表明,蜜蜂头部组织存在丰富的microRNAs(miRNAs)表达,提示它可能参与蜂王浆合成与分泌的调控。本研究以王浆高产和低产杂交后代群体为研究对象,获得与王浆性状相关的高通量miRNAs表达模式以及靶标基因注释信息(数据尚未发表),通过细胞水平反义抑制和过表达干预,利用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 are an important family of multifunctional enzymes in aerobic organisms.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toxification of exogenous compounds,especially insecticides,
会议
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成千上万的工蜂表现出复杂的劳动分工.蜜蜂的社会性活动主要通过嗅觉交流完成,借助不同的昆虫信息素和气味分子来实现.虽然劳动分工及主要的嗅觉器官(触角)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嗅觉如何影响行为的发育仍然不明确.本研究中,我们对西方蜜蜂刚出房工蜂、哺育蜂及采集蜂的触角中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全面的定量分析,同时,也组建了实验蜂群来采集相同日龄的蜜蜂样本,包括用来判断基因差异表达的主要因素是
中华蜜蜂磷酸丙糖异构酶,是糖酵解和糖质新生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它催化3-磷酸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磷酸的互相转化.然而,它在中华蜜蜂中的角色还没有完全被鉴定.本研究中,我们克隆了一个中华蜜蜂的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并且把它命名为AccTPI.AccTPI的开放阅读框时744bp,它编码247个氨基酸,大小是26.8 kDa,等电点为8.42.AccTPI的表达在一些非生物胁迫下受到诱导,而在HgCl2,UV,
蜜蜂蛰刺能够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目前为止,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本研究应用1H NMR光谱法分析了蜜蜂蛰刺1次和未蛰刺SD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代谢组学变化。结果 表明,在被结构确认的65种代谢物中,14种代谢物可被认定为蜜蜂蛰刺3h的生物标记物质。血清代谢组随时间的变化轨迹表明,蜜蜂蛰刺后大鼠可在无任何治疗措施的情况下自行恢复。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蜜蜂蛰刺影响了大鼠体内的有机酸、糖
Insect odorant receptors (ORs) adopt a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 primarily in olfaction recognition process.This ion channel is formed by a unique Orco protein with a comm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本团队在蜜蜂病虫害的现状、发生、流行、感染特点及致病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近年来在病毒的发生、流行及致病机制与微孢子虫分布与感染差异及转基因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对一些再发性或新发性病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鉴定,但有关这些方面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性、快速诊断方法及有效防治措施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