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八味中药在书画装裱中的应用

来源 :第六届东亚纸张保护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使书画作品保存久远,抵抗外界的侵袭和岁月的洗礼,就必须要解决在书画装裱中的诸多技艺问题。如裱件受潮、霉变、虫蛀、瓦卷、中空、重皮、变形等。这些都必然要依赖于中国的传统医药—中草药,而得以解决。因此将中草药应用于书画装裱,也为历代诸多装裱大师所采用,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内容。在书画装裱制糊中加入八味中药,能够克服一些在书画修复中遇到的技艺问题,同时亦在传统的书画装裱技法、装裱美学带来新的力量。运用八味中药制浆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使装裱后的书画增加粘性,防潮脱水,降低纸张中的酸性物质,增加抗真菌活性,减速纸张的老化。在环境不稳定的条件下,可以有效的抑制霉菌的滋生,防虫等功效。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有将中药应用于书画装裱的实例了,把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尽力保持传统方法精髓的同时,在两者相结合中科学化互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使文物最大限度的保存焕发神采。由于药物在书画装裱中的应用在理论构建和实际操作等方面,均需要进行整理和研究,加之目前国内诸多装潢艺术家尚未能全面地应用这些技法。因此在书画装潢学的领域,对于历代医药学专著中关于药物装裱的内容学和非治疗性研究还有着更多的探索。
其他文献
  中、韩手工造纸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变迁,两个国家手工纸造纸的整体发展路径和模式不同,发展规模和水平不尽相同。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对比分析中、韩手工纸造
会议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微观形貌和微观尺度对其最终性能发挥起到决定性影响,因此,如何实现对材料的组成、晶体结构、维度、尺寸、形貌等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控,不仅可以实现材料性
本论文依据阴离子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层板元素种类和数量的可调变性、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和整体结构与组成均匀性的结构优势,利用共沉淀法在合成特定组成的含铜Cu/Zn/
学位
本文从纸质文物发生病害的原因,说明保存环境对纸质文物的影响,并对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提出相应措施建议.纸质文物温湿度的调控宏观上主要依靠中央空调系统,24h不间断运行可以
光催化因其高效、环保、节能等多重优势,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而近年来兴起的光催化有机合成大大拓宽了传统有机合成在对映选择性合成的研究范围,进而在有机合成领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通常所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因其光生电子空穴易于复合、纳米粒子容易团聚等劣势,严重限制了其高效利用,因此本文结合二维纳米材料的性质特点,将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graphene)以及寡层NbSe_2(S
  纸质通草画册是清代广州出口通草片艺术品的装帧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利用宣纸或者机制纸制成纸框,嵌入通草片后装订成册。本文以鸦片战争博物馆藏纸质通草画册中的狐斑病害为
  四川夹江传统造纸工艺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为此,对夹江“纸”起源和发展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从时间上分阶段对夹江传统抄纸工艺起源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隶属五加科类人参属,是中国中药史上名贵的药材,药效主要有活血消疲、滋补养生,延长寿命等功效。人参皂苷为人参中主要生物药理活性成分,多年来,关于如何提高人参皂苷含量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和酶对人参二醇型皂苷的C3和C20位、人参三醇型皂苷的C6和C20位的糖基结构进行相应的修饰,使得含量相对较高的人参皂苷糖基发生
本文通过对A厂2014年Shell煤气化装置全年运行情况的调研,有针对性的探讨了Shell气化炉原料煤特性以及实际生产中入炉煤的粒度、灰分、灰成分等煤质指标对气化装置平稳运行的
  二十世纪上海博物馆在中国书画装裱与修复的历史,例举上博高手云集所修复的文物书画精品,倾向于师徒相传的形式,体现上博古书画修复技术保持国内领先的杰出价值,修复面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