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临床观察

来源 :2014年斜视与小儿眼科国际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的效果;方法:术前所有病人均采用弧形视野计法准确测量斜视角度.斜视度数不稳定者,遮盖斜眼30分钟后再测量,以测得的最大斜视角为准.对36例72眼大于25°的共转性外斜视施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14mm,加或不加内直肌缩短,随访6个月~2年;结果:术后眼位:30例正位,5例欠矫,其中3例二次手术恢复正位,1例过矫.32眼外转不足2~4mm,对视功能无影响;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有许多优点:①可以少动一条直肌,操作相对简便,缩短了手术时间;②降低了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减少了患者痛苦;③一般不会发生过矫;④保留内直肌,必要时可再次手术.该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高度近视性弱视疗效和治疗方法,寻求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5-2013年间本科跟踪治愈的高度近视性弱视患者90人154眼,以初诊散瞳验光结果有效屈光
  目的:前瞻性研究上下斜肌减弱手术对水平斜视矫正的影响;方法:对需要同时矫正水平斜视和上下斜肌减弱手术的患者手术设计时要考虑斜肌减弱是一眼还是双眼,术前斜肌亢进的程度
会议
自从物价稳定后,由于虚假购买力消逝,市场滞销,及部分工商业者认识不正确,思想上仍存有顾虑,应该与不应该关门歇业的现象不断发生以来,全省主要城市失业半失业工人竟达五万(
采用超声波时差法进行流量测量时,流体流速会使超声波折射角发生变化,但测量计算中超声波折射角仍按固定值处理,就会影响流量测量精度.首先分析流体流速对超声波沿顺流或逆流
为了满足室内服务机器人定位能力要求,在考虑室内环境结构化特征和激光雷达独特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雷达点云中提取面元表达环境以实现室内精确定位和建图的方法。对激光雷达的扫描线进行分割,通过计算分割段内各点的凸系数的连续性条件确定面元覆盖范围。定位和建图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求解点云帧间运动,作为全局位姿的估计;其次对全局位姿进一步优化,依概率将帧面元融入地图。两个阶段均优化隐式移动最小二乘距离代价,而面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隧道效应磁阻(TMR)传感器阵列和双排圆形三相激励线圈磁场成像的新型涡流检测探头.由相位相差120°的三相电流激励的线圈在空间上交替排列,因此对应感
  目的:探讨三棱镜、视野弧检查法在斜视手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共同性内、外斜视患者145例,年龄2 ~ 50岁,术前均用三棱镜、视野弧法检查斜视度,根据检查结果及眼轴长度设计手术
会议
  目的:分析直肌边缘切开术在共同性斜视再次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共同性斜视再次手术11例,其中连续性内斜视2例,继发性内斜视4例,继发性外斜视5例.男5例,女6例.手术年龄:最小
针对氦激光泵浦磁力仪在磁场测量中存在工作盲区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偏振的无盲区磁场探测方法.采用线偏振光激发氦原子的张量磁矩,根据检测光的归一化光谱求解直流、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3例施行手术的先天性内斜视病例的治疗结果.结果:正位36例,正位率83.72%,欠矫5例,占11.63%,过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