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单体联合化疗药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暨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pl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杀手.目前化疗作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其药物的非针对性治疗及肿瘤的耐药性常导致化疗的失败,并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单体因其独特的抗肿瘤效应及较少的不良反应,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一个热点.单体联合西药化疗将是今后肿瘤化疗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就黄芩单体联合化疗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黄芩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酚、醇和有机酸及其苷类化合物等。体内外实验研究显示某些单体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与化疗药物联用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具体分析了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以及其它单体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肿瘤。化疗药物研究显示可有一定程度上的副作用,例如阿霉素产生的心肌毒性,因此采用临床上中药单体与化疗药结合应用治疗更有效果。保护正常组织免受化疗的损害从而减轻毒副作用,提高肿瘤组织对化疗的敏感性,无疑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近年研究表明,黄芩单体联合化疗药治疗肿瘤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及引种驯化过程中的种质选择、引种地选择、引种驯化方法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是为科学认识和开展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工作提供指导.对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是否成功的评价,更是取决于药用植物本身的特性而言,需要跟深入,更有针对性。因为其本身的具有特殊属性,如明显的地域性、较高的医疗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评价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是否成功的问题上要兼顾一般和特殊性。
众所周知,任何民族医药体系都是建立在其自身形成与发展基础上的,是随着本民族语言的传承而发展.维吾尔族属于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其先民有塞种、吐火罗丁零、大月氏、车师乌孙、乌揭等20多种称谓,译文史籍曾有"袁纥"、"韦纥"、"回纥"、"回鹘"(唐、宋)、"回回"、"畏兀"(元、明)等同音异译.在13世纪(公元1200-1300年)蒙古人西征前,回鹘人沿"古丝绸之路"和古原居人以及外来的蒙古人,在文化、
黑老虎是我国常用的民间药用植物,本文对近30年来黑老虎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寻找活性化合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黑老虎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合物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化合物,结构新颖,类型多样;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HIV、抗炎等药理活性.目前,从黑老虎中鉴定得到了173个木脂素和萜类化合物.
本文以中药数据库为基础,检索包含川乌、草乌的方剂,并从主治病症、配伍药味等方面对传统经方进行了分析和挖掘.同时对川乌、草乌联用现代临床应用案例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探讨古今川乌、草乌联用方剂在治疗领域、配伍药味上的规律.为川乌、草乌联用的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参考.
目的:探讨鲜龙葵果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总结近10年鲜龙葵果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鲜龙葵果治疗各种肿瘤的疗效观察情况.结果:鲜龙葵果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细胞膜的影响以及细胞毒作用,同时增强免疫功能也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临床观察研究表明,鲜龙葵果对肺癌、胃肠道癌、原发性肝癌、乳腺癌、大肠癌及鼻咽癌等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中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由于其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因此在体内的作用机理十分复杂.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阐述中药整体功效和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在中药日益国际化和现代化的今天,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综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内涵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主要有两条基本的研究思路:一条是基于系统论或中药作用的整体性的研究思路;另
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优劣评价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前提.目前应用于中药鉴别的方法主要有四大传统鉴定法,以及后来兴起并得到广泛重视的生物鉴定法.DNA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基于基因水平的生物鉴定方法,给中药贴上了"基因身份证",能够从基因层面有效鉴别中药真伪,使中药鉴定进入了基因鉴定时代.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了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鉴定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和发展新方向.DNA条形码技术可以用
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也存在与多种类型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其相互作用引起降低疗效和导致毒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银杏叶提取物(GBE)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中草药之一.研究肝药酶CYP450介导的银杏叶提取物-化学药物相互作用,对于认识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具有理论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YP450代谢酶的GBE药效物质基础-化学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深入归纳讨论银杏叶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悄然到来,以其独有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极大地提升了人们收集海量数据获取大量信息预测事物及现象内在规律的能力,迅速被各个领域吸收利用,也迫使中医药领域在新的知识背景下寻找新的转机和发展.而本文正是通过检索文献对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挖据技术在临床中医药事业的应用与发展做一简要概述.具体
生物标志物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以及医学诊断、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备受世界各国(地区)的关注,成为生物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为此,不少国家(地区)都加大投入,建设生物标志物的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同时出台相应的研究规划支持生物标志物相关基础研究的发展.与此同时,各跨国医药企业也对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应用的开发给予了高度关注,在知识产权方面开展前瞻性布局,并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终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