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顺差”现象的理论解析--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波动及作用机理

来源 :第七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中国多年来的“双顺差”特殊经济现象,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情况下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波动关系,揭示出不同资本流动状态下,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波动具有复杂性,且伴随着国际收支变化使得其福利效应出现巨大差异。通过建立经常项目波动与资本项目流动的影响因素模型,构造了经常项目的均衡条件及资本项目的均衡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实现国内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需要利用强有力的外资流入政策,只有实现FDI流入规模与国内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改善国际收支现状。
其他文献
  理解消费者在食品种类选择上的动机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食品相关的人格特质在影响个人食品选择上是否起到调节作用也值得探究。此论文旨在研究何种动机对台湾有机食品消
  为响应国家大幅度提高有机市场消费计划,2002年国家有机项目(NOP)在美国发起新食品标签标准。尤其此标准涵盖多成分混合加工食品的特殊相关标准。而不仅提供简单的二元信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资源丰富,并且因其地理位置偏远或封闭,基本保存了原始的村寨聚落、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等原生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极强的旅游吸引力并具有较高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民族村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但是如何解决云南民族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因素,再度提升竞争力,不断壮大客源
  发展特色经济,特别是旅游业,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的证实,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的资本化
  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从知识经济视角,将民族文化看做知识,指出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文化知识的供给和传播过程;利用知识量、体验度、真实性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尤为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旅游扶贫战略在我国各贫困地区开展以来,这些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
  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是指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质量属性表现的综合评价。本文选择新疆昌吉州杜氏旅游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游客感知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和
  西部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西部旅游开发实质上主要就是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它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战略抉择
  旅游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政府管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政府管制的成效如何会直接影响我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管制经济学的视角揭示了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