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阿拉善玉米生产的影响和适应对策研究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最西部的极度干旱地区,降水稀少。随着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农业用水也逐年增多,缺水、水质恶化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针对目前阿拉善盟吉兰泰地区玉米生产用水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利用PRECIS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数据,结合CERES-Maize作物模型,分析2080s时段A2、B2情景不同供水条件下玉米的生长状况;并通过模拟分析产量水分利用率,提出以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科学合理的灌溉水的利用方案:A2、B2情景下,分别采用60[%]、55[%]充分灌溉的用水量,可在维持玉米生产的同时实现用水效益最大化。
其他文献
运用自动站进行常规操作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自动站维护的一般思路和注意要点。十几年来,经历了手工编报到pc1500编报到微机自动编报再到现在的采集自动化,每次我们都从不熟悉到熟悉,轻松应对每次技术革新,同时也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轻松与便捷。
思茅自动站探测现状的主要特点:观测场周围环境由于经济社会、城市化发展,观测环境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观测场地周围成排的建筑群等障碍物的长期存在,对气压、气温、湿度、地温、日照、蒸发、风向风速诸多气象数据质量的控制,造成一定困难;城市化对气象观测资料的影响已十分明显,城市热岛效应显著。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的目的是,通过采用适当的硬件和软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准确的观测资料和缺测次数。思茅自动气象站从建站以来
自动站单轨业务运行,实现了气象观测由人工观测转入自动观测。在自动观测阶段,由于雷击、病毒等原因可能导致自动站值班计算机突然故障,会影响到测报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虽然大多数气象台站都配备了自动站备份计算机,安装了相应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但是,由于备份计算机管理不到位,一旦遇自动站值班机故障,备份机可能无法短时恢复替换值班计算机。我们通过实践,利用两次同步备份,实现自动气象站备份机业务系统
EC9-1型自动站风向传感器的光电转换装置出现故障时隐蔽性很强,观测员很难及时察觉。本文通过利用ZQZ-CII自动气象站实时生成的分钟数据文件,采用反查风向格雷码的方法,通过Delphi高级编程语言编制了风向故障检测软件。该软件通过1年多的业务运行具有能快速判断风向传感器故障、自动化程度高、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有效提高了自动站风要素观测数据的内在质量。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初春季节发生在浙江的大范围冰雹天气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表明:低空西南急流和强垂直风切变提供了强抬升源;底层冷空气的渗透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合适的0℃层和-10℃层高度利于小冰雹的形成。雷达产品上的“V”形前倾槽口、风暴前倾、逆风区、旋转结构以及高层辐散特征对冰雹的预判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利用2004年~2007年温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资料与同期探空风廓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两者的相关性,并将不同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类统计。建立了0.9km~12.2km之间共26个高度层的风向、风速回归方程,并利用2008年1月~8月的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风向和风速在0.9km~12.2km高度层相关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787和0.788,雷达风廓线与探空风廓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回
航空报、危险报、重要报的编发是日常测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本文通过对其中相似电码组的分析、归类,简化了记忆要点,对测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本文针对GRAPES3DVAR同化模块,通过对比分析9210系统和区域中心自动站传输数据库(AWS)数据中的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数据中少部分大监站站点信息存在较大偏差,需要进行查实订正;能够直接用于模式同化系统的地面观测数据主要为大监站数据,AWS数据是同化地面观测资料的重要补充,以选择同时提取两种数据的观测资料为最佳方案;区域站数据由于其缺少对气压的观测而不能直接引入模式同化系统。
分析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资料的差异和特征,了解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保证自动站的单轨运行,提高气象要素气候序列连续性以及气候统计的可靠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最高、最低气温,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自动站与人工站数据的差值规律及特征,探索其原因,提出措施。本文主要对重庆市江津气象观测站2007年1~12月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最高、最低气温,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自动站与人工站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分析,总
以锡林郭勒盟及其周边地区17个气象站点1960年以来的月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气象学与生态学的学科交叉知识,按气象站点所在地区属于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草甸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作为生态地理区划分割,统计气象站点的月、年降水量数据,在Matlab等软件的支持下,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生态地理区年降水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各区之间的异同点。研究结果表明,在25-32年时间尺度上,四个区的降水均有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