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地区“水乡同里”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来源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组成和空间联系,它们构成某种战略性的格局——安全格局,对维护景观过程的健康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敏感地区“水乡同里”的景观生态规划为例,以“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为指导,明确景区中自然生态、文化沉淀等各类景观“要素”,进行景观安全格局的判别和设计,并优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间保护和发展规划,构建人地协调的生存发展空间,更好地促进同里古镇与自然景区健康、和谐地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与站点周边土地使用及乘客的出行特征之间的关系,发现尽管总体上轨道交通周边的土地使用体现出混合、高强度开发的特点,但在空间上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轨道交通同土地使用间的关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同时,轨道交通与在其周边地区乘客出行活动的联系也并不明显。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已进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配合衔接,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利用详实的北京地铁出行调查数据,首先从总体对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步行和公交在前后端都为最主要的衔接方式;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依据轨道站点所处区位特点和站点乘降量规模对站点聚类分类,研究了步行、公交、
本文透过对台北车站周边地区的分析,讨论地下街结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区域布局所形成的影响,以及调整后区域所形成的公共空间布局形态及其特征,并对于地下街开发使城市的公共空间组成产生变化与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出现调整的现象进行反思,最后指出在交通枢纽的整合规划时,需要进行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发展的必要性。
本文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背景,简述在多源数据辅助下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组织方案、技术方法与工作流程;依据2000 年和2003 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广州市建设用地和其他基本土地利用类型的技术路线;最后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两期遥感影像解译成果、2005 年国土口径土地利用调查成果,分析2000 年以来广州市十个市辖区建设用地的增长与分布情况,并从建设
通过借鉴香港等城市规划管理经验,深圳于1998 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依托法定图则的规划管理制度。当城市处于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时,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提升将主要通过城市更新加以实现。然而,脱胎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则编制技术手段并不完善,以图则为依据实施的规划管理将面临新的难题。城市更新又牵涉政策、产业、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城市空间关系入手,以深圳市几个城市更新项目为蓝本,在重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的过程
随着城市研究角度逐渐由宏观转入微观,城市居民的行为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引起城市研究学者的重视。居民在适应城市现状的同时也通过日常生活对城市内部的各种因素进行着选择,进而会影响城市下一步的发展。城市居民对通勤工具的选择及其通勤距离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状况,由于狭长地形的影响,兰州市民的通勤线路以东西向为主,主要特点为组团内随机分布,组团间东西指向性较强,跨区通勤人员较少且主要指向市中心。建立一
近年来,遥感等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内容也逐步扩展。本报告通过采用遥感技术对20个城市开展的规划动态监测工作积累的成果,对遥感技术和城市规划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成熟模式,并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阐述城市规划管理、编制等方面存在的较多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式,力图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应用成果,一方面发现通过遥感数据与规划数据的对比分析,
在中国,GIS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新颖; 然而,它并不普遍。GIS 在城市更新项目的应用就更加缺乏相关资料,尽管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决策工具,特别是在作出选址和土地开发数量决定的时候。如将所有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综合在一个可以由GIS 分析的数据矩阵,分析结果将会是地块选址、开发面积,财政可行性和开发优先权的依据。但更重要的是,它将可以评估哪些地块是完全不需要拆迁,而在这些地方取而代之的是经
城镇体系规划是通过合理布局区域内城镇体系,从而达到区域整体效益的最大。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进展与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形势下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引入空间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同时针对城镇体系规划,构建了以GIS 为核心,RS 及GPS 为辅助、VR 为成果展现的应用模式框架,并总结了城镇体系规划中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技术流程,指出在规划数据准备阶段以RS
本文结合《深圳东部滨海地区破损生态景观资源修复研究》项目,对城市化地区的自然保育和生态修复的原则、技术指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强化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将城市化地区的生态景观资源,纳入一套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而有序的管理体系,以切实保护都市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