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卵致病性绵霉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水产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从患水霉病的黄颡鱼卵上分离了8株丝状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菌株YC对黄颡鱼卵具有致病性,采用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对对黄颡鱼水霉病病原进行鉴定,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形态与药敏特性.结合形态特征与ITS序列鉴定的结果,判定菌株YC为异丝绵霉(Achlya klebsiana).此外,在实验选用的中草药和消毒剂中,黄连和异噻唑啉酮分别对菌株YC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菌株YC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6 mg/L和2 mg/L.本研究首次分离了黄颡鱼卵致病性异丝绵霉菌株YC,并确定了其药敏特性,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用药的依据.
其他文献
在中国对虾抗WSSV选育工作中,直接选留测试存活个体可望提高选育效率.但由于WSSV的高致死性,对虾摄食毒饵后会接近100%死亡率,给育种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本文设计了逐尾、定量人工感染实验,在确保每尾中国对虾进食特定重量WSSV毒饵后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揭示不同WSSV病毒量对于中国对虾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喂食含5.2×108拷贝、1.0×109拷贝、2.1×109拷贝WSSV的
2010年5-9月期间,对上海奉贤区两个养殖场采取不同养殖方式的22个凡纳滨对虾养殖塘的水质因子进行监测,其中1号场养殖用水为经沉淀处理的天然河水,而2号场则为添加了海水晶的河水.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水体的温度、DO、pH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可满足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条件;总体上硝酸盐氮(NO3--N)在无机氮(TIN)中所占比例最高,总氨氮(TAN)在TIN中所占比例随养殖周期的推延而增加,养殖后期NO
本文研究了温度(15、20、25℃)和盐度(5、15、30)对沿海一混盐水体中褶皱臂尾轮虫复合类群中的3种轮虫B.plicatilis Müller,B.plicatilis Yamamoto和B.rotundiformis Tschugunoff(分别简称Bm、By、Br)休眠卵体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卵的体积与轮虫的体型密切相关;休眠卵体积对温度和盐度的改变较为敏感,L-型轮虫Bm和By
依据2009/2010渔季南极半岛海域采集的长臂樱磷虾(Thysanoessa macrura G.O.Sars)样品,对其分布、体长-频数及其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长臂樱磷虾在CCAMLR48.1和48.2亚区均有分布,48.2亚区分布较密集;两亚区幼体以F阶段为主,垂直网48.1亚区、48.2亚区采集的长臂樱磷虾分别以FⅢ(26.13%)、FⅥ(23.47%)数量最多;水平网48.
本实验用KCl、NH4Cl、CaCl2、甲醇以及乙醇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诱导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诱导物及同一种诱导物在不同的浓度下对幼虫变态诱导作用有较大的差异.24h暴露实验中,离子中除了CaCl2,其它两种化学物质对幼虫的变态均有诱导效果,其中以50 mmol/L的KCl的诱导效果最好;有机溶剂甲醇和乙醇对幼虫的变态都有诱导效果,但是不同浓度对幼虫的变态率也有较大的影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2月龄,养殖银鲳精巢处于第Ⅰ期;3~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5月龄时发育至第Ⅲ期;6月龄时发育到第Ⅳ期;在7月龄时即能达到性成熟。卵巢在3~4月龄时发育至第Ⅰ期;5月份发育至第Ⅱ期;6月龄发育到第Ⅲ期;越冬之后卵巢继续发育,并在11 ~12月龄时达到性成熟。越冬时期,精巢退化至第Ⅲ期,而卵巢退化至第Ⅱ期。银鲳精巢和卵巢发育都为不
本实验研究了三种不同食性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 Ⅲ和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对不同种类和水平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三种鱼中,饲喂玉米淀粉组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贮积率(PRE)均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且饲喂4
以鱼粉和豆粕作为日粮主要蛋白源设计了两组近似等氮(38% DM)等脂(8%DM)等能(17.75k J/g)的饲料饲喂草鱼(0.43 g±0.00 g)、异育银鲫(0.46 g±0.00 g)和青鱼(0.43 g±0.00 g)60 d,研究两种饲料对三种鱼的生长、饲料利用、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草鱼对豆粕利用较好,其特定生长率和蛋白储积率显著高于青鱼和鲫(P<0.05).
在池塘网箱系统中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初始体重为174.9 g±25.9 g)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不同比例豆粕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和品质的影响.实验以全鱼粉为对照组,设计5组等氮(蛋白水平为35%)等能(能值为18kJ/g)的饲料,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依次为0、50%、75%、95%和100%.结果表明:高比例豆粕替代鱼粉显著
基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马鞍列岛海域岩礁生境斑头六线鱼的摄食习性,结果表明岩礁生境中斑头六线鱼主要摄食端足类的麦秆虫。斑头六线鱼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显著性变化,摄食种类随季节变化,春季、夏季和秋季主要摄食端足类,冬季主要摄食蟹类、腹足类和其他类。斑头六线鱼的摄食强度随体长变化。不同体长的斑头六线鱼主要摄食端足类,随体长增加,斑头六线鱼摄食鱼类和蟹类的比例增加。摄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