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第七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出现的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高,评价机制不全,课程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型区分不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适应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完善评价机制和优化课程体系四个改进目标,以突出培养目标要求,提高整体水平.
其他文献
商业网点规划是指导和管理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的法律依据,对实施效果的评估是评价规划和监督执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已实施的城市规划评估大都以定性评估方法为主,难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基于长沙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实地调查数据,从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两个方面,应用GIS分析方法,对发展现状与商业网点规划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显示:规划与现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商业网点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城市空间结构、商业业态的发展特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项目与场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当因地制宜建立项目与场所的耦合关联,实现原生场所和异缘项目之间的和谐共生.基于耦合法的景园规划项目选址主要运用ArcGIS软件平台对场所和项目展开分析和评价,得出生态敏感度和建设适宜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叠图的方法通过基本因子、特殊因子、协调优化三个层面建立耦合关联,基于项目的适宜性生成各项目选址和初步规划总图.从而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的设计创作正在发生着变化,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线性规律设计创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作提供了保证.参数化最早引入建筑,在建筑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和景观有不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另一方面景观形式是景观设计的最终载体,是设计的最终体现,在景观形式的表达研究中,通过参数化的引入,极大地扩大了设计的范围,给设计师更多的设计空间.同时伴随
本文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了近年热议的数字景观、智慧城市等时尚话题,提出一种构建数字景观的另类体系.论文首先回顾了人类先期的其他技术文明从乌托邦向敌托邦蜕变的历史教训.然后论述了21世纪的重大历史变迁和一种"新环境"的出现及其关键特征,以及在新环境中数字景观和创新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接着,论文分析了数字景观重新划分全球化下的物质空间以及"网络割据"可能通过数字景观对物质空间与可持续创新构成的威胁.最后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是对论文质量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机制设计、改革与实践,分析了博士学位论文和发表学术论文的关系.认为现阶段应坚持把发表学术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盲评作为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
随着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发展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学科水平的提升,部分高等院校已具备独立开设英文学位项目的能力.本文着重讨论了开设研究生英文学位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留学生比例过低,尤其缺少高质量的攻读工科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工科院系应将开办留学生学位项目纳入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当中,通过政府、学校、院系的共同努力,扩大在学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数量,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强英文课程建设,
军工科研机构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不同于高校,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何在确保培养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以满足军工科研机构的发展需要和对领军人才的增长需要,特别是如何根据军工科研机构的专业特点和学科建设实际,有效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值得深入研究.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的梳理与再造,使制度更加规范,机制更加合理,运行更加有效.笔者认为,军工科研机构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高技能的现代化人才.在研究生教育中,工科学生占据较大的比重,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在研究生教育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在现实中发现很多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不高,制约了工科研究生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鉴于此,文章对工科院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当前主要问题在于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
构建科学、合理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必须依据科学导向、客观独立、操作实用的原则,既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以及有关的教育制度与政策,又密切结合培养单位自身的实力与学科建设发展,同时从招生生源、培养授位、导师队伍、实践基地以及毕业生追踪等具体指标深入考察、评估,切实保障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健康发展.
工程硕士是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浙江万里学院的工程硕士培养实施了专项调查分析,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培养制度、教学、论文及就业等方面.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工程硕士培养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督导建议:积极参与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建立;在若干重要制度的落实中发挥作用;教学督导应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提升学生能力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