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中的建筑:建筑学三年级专题设计探讨

来源 :2011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自2010年起在建筑学本科三四年级设置3+1周的专题设计模块,从而进一步深化研究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促进国际交流.本文重点介绍的"生命周期中的建筑"是三年级的专题设计课题之一,旨在引导学生从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开放式建筑体系和适宜性节能设计等方面,考虑降低建筑生命周期影响和成本的设计方法.其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软件培训、设计讨论、成果汇报等环节,设计评价注重技术策略、建筑功能与艺术表现的统一.本文通过对"高校学习中心"和国际联合设计"视觉艺术展厅"两次教学实践的回顾和学生作品分析,简要分析了对本专题设计的特色、可行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我国当前的建筑设计教学存在舶来性、综合性、经验性、不可言说性、学生自悟性、教师示范性等问题,通过研究借鉴国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最新发展,同时融入中国传统人文属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为了解江苏省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变异情况,对疑似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病例样品进行特异性PCR鉴定和F81细胞培养,并对病毒VP2基因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
本文从国内外基于脚本的形态生成教学所立足的不同语境展开讨论,介绍了两年来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四年级课程设计平台上开设的《数字化设计》选题.它在设计语境中探索如何使学
广西玉林地区鸡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鸡群出现MD疫情,笔者从出现MD疫情的规模化肉鸡养殖场采集抗凝血,分离得到MDV野毒株,鉴定为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命名为YL2002
近20年来,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国内外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设置完善的数字化建筑设计课程体系,肩负起培养具有国
会议
参与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西方学者通常会被冠以外国专家的头衔.这一描述,以及许多西方人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动机和教学基础的无知的倾向,可能会在中国大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招致批
会议
近日,笔者陪一位老人到陈氏浮雕民俗馆就餐,他一口气登上七楼,腿不软,气不喘。而当老人在聂耳音乐广场一口气背完《大观楼长联》时,现场数百名市民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随
为了实现CO2气体同位素的高性能检测,研制了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多通池温度、压强控制系统.采用柔性PCB作为加热片包覆圆柱形多通池.考虑到温度控制系统的加热速率,外层包覆保
本文针对当前建筑学专业工程性、技术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总结建筑构造课程和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建筑构造课程现状以及设置的一些缺憾,探讨了在烟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