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手术的导向器

来源 :第八届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lin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胫腓联合是由胫腓骨远端和下胫腓韧带体构成的微动连接,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外伤导致下胫腓联合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通常表现为下胫腓联合分离.目前,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通常采用AO组织推荐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即在裸关节以上2~3cm,由后外向前内呈25~35°角,并平行于裸关节平面植入3.5mm或4.5mm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但是手术时,上述的植入方向难以把握,要求术者具有一定的手术经验或者需要在C臂监测下进行操作,常常需要反复定位、多次透视方能准确植入螺钉.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手术的导向器,它具有一定位板,该定位板内侧的下部设有与人体外踝部的表面相匹配的凹窝,外侧在位于所述凹窝的上部设有导向柱,其体内设有同轴的植入骨固定螺钉的导向孔,其特征在于,定位板外侧在所述凹窝的对应处设有校准架,该校准架包括一竖直校准杆,其轴线位于定位板的纵向垂直平分面内且与定位板平行;所述的导向柱为两个且对称于定位板的纵向垂直平分面,二者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定位板。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器针对不同个体的骨固定螺钉的植入均起到比较准确的引导作用。
其他文献
会议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髌骨假体为超高分子聚乙烯髌骨假体,股骨假体为钴铬合金、不锈钢、钛、钛合金或者镍钴合金的全金属制造的假体,该种传统的假体具有以下缺点:(1)适用范围窄.传统聚乙烯髌骨假体根据西方人体解剖特点设计,厚度多为8-10毫米,切骨后髌骨厚度需大于15mm以保证一定的骨强度,这就要求髌骨初始厚度大于23mm才适合置换,女性患者是膝关节置换的主要人群,但文献报道我国人体髌骨平均厚度为21.8mm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的狭窄,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保守治疗和传统手术减压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椎弓根离断并延长椎管扩大成形术具有微创、减压明显等优势.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椎弓根延长固定装置支持该术式.椎弓根延长固定装置通过延长离断后的椎弓根,来实现扩大椎管、椎间孔的面积,改善临床症状.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定装置可以提高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微
随着中国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和研究方向.骨质疏松的患者椎骨骨密度下降,因而往往要进行骨水泥钉道强化,以增加螺钉的把持力,但不均匀的骨水泥分布以及骨水泥的过量使用,往往导致假关节形成、骨水泥外渗等意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的可灌注椎弓根螺钉可解决以上问题.但专利申请所述的方案,在螺钉打入后进行骨水泥灌注时,所述螺牙底部与骨头之间的间隙则被椎弓根螺钉头部封死,空气无法完全排
目前植入物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多,一般说来,在骨科植入物手术中螺钉的准确置入对于手术安全最为重要,如脊柱创伤复位、畸形矫正等手术中,一般都会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但由于椎弓根内侧即为走行脊髓等重要结构的椎管,一旦椎弓根螺钉植入椎管内,就会导致脊髓损伤并引起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并发症,而且从腰椎向上,胸椎、颈椎的椎弓根横截面直径越来越小,加大了手术难度及风险.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可以准确定位的导航
临床上需进行内固定手术的寰枢椎脱位可分为可复型、难复型两种类型.患者入院后经头颈双向牵引能够复位为可复型,不能复位则为难复型.对于可复型患者,可根据患者术前复位情况,确定枢椎前路经椎弓根固定的进钉通道,设计并制作相应的导向模板以辅助枢椎前路经椎弓根置钉.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是临床较常见疾患,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和后路内固定.但是,难以即时复位,需要前后路联合手术或二期手术,复位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