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胰岛素敏感性减弱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

来源 :庆祝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创刊15周年大会暨当代儿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时,肺动脉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以及应用吡格列酮(PIO)不同时期处理对HPH的影响,探讨肺血管脉胰岛素抵抗(IR)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PH组(低氧组)、HPH 1w+PIO组(低氧1w+ PIO组)、HPH 3w+ PIO组(低氧3w+ PIO组),每组7只.后三组大鼠以低压低氧法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每天低氧8h,共4周.HPH 1w+ PIO组、HPH 3w+ PIO组大鼠分别于低氧1周后、低氧3周后开始每日低氧前给予PIO灌胃(PIO,10 mg/kg),共1周.低氧结束后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右心室压(mRVP),右心指数(RVI).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显微结构改变,各动物再取左、右肺外肺动脉干,采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观察胰岛素对PE预收缩后的各组大鼠肺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PH组大鼠的FPG、FIN、IRI、mPAP、mRVP、RVI均显著增高(P<0.05);肺动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层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动脉对胰岛素诱导的舒张功能显著减弱(P<0.05).与HPH组相比,HPH1w+ PIO组大鼠的FPG、FIN、IRI、mPAP、mRVP、RVI均降低(P<0.05);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程度明显改善;肺动脉对胰岛素诱导的舒张功能显著提高(P<0.05).而HPH3w+ PIO组上述指标及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早期即伴有肺动脉胰岛素敏感性减弱,如早期给予吡格列酮治疗,可有效改善肺血管的舒张功能和肺血管重建、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而后期治疗则对肺血管功能及肺动脉压无影响,提示肺动脉胰岛素抵抗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及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2011~2012年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住院儿童的病毒病原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4月~2012年3月因ALRTI住院的儿童鼻咽抽吸物标本727份,采用RT-PCR以及Nest-PCR方法检测常见的13种呼吸道病毒,包括人博卡病毒(HBoV)、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1-4型(PIV1-4)、流感病毒A和B(IFVA
会议
目的 了解目前长沙市0~ 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分析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调查长沙市0~ 14岁儿童13929例.结果 发现哮喘患儿35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81例,共482例,患病率为3.79%,其中以1~2岁和6~7岁患病率最高,分别为6.28%和6.26%,男女比例为1.59∶1.首次发病平均年龄为2.36岁.发病诱因主要为呼
会议
目的 通过住院病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fractory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RCAP)非典型病原体(Atypical pathogens)感染的比较,了解成都地区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的住院儿童的感染状况和特点,为RCA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
会议
目的 研究KL-6和肺表面活性蛋白A、D(SP-A、D)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根据肺CT影像结果对32例单侧肺实变MPP患儿血清、病变侧和健侧BALF中KL-6和SP-A、D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 32例MPP患儿血清和健侧BALF中KL-6和SP-A、D与病变侧BALF中KL-6和SP-A、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会议
目的 分析负压性肺水肿(NPP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例NPPE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检查、治疗经过和转归及气道梗阻病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1个月~9岁.所有患儿均为急性起病,均有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呼吸窘迫症状;就诊时呼吸窘迫病程0.5~4 h.2例伴轻微咳嗽.1例就诊时有吸气性喉鸣.6例均无发热.3例患儿入住I
会议
目的 对哮喘儿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获取过敏原的种类.方法 本组标本采集方法:取患者早晨空腹静脉3ml置于试管中离心,分离血清待测.采用德国Medwiss公司生产的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严格按仪器和试剂说明书操作,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过敏原总免疫球蛋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E.血清过敏原包括吸入组:户尘螨、屋尘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矮豚草蒿、蟑螂、桑树、
会议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肺隔离症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选择等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经肺部CTA确诊的2例儿童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且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肺隔离症可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常表现出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甚至喘息的症状,但均非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容易出现误诊,尤其是儿童肺隔离症。肺隔离症的确诊可经肺部增强CT、肺部MRI、肺部CT血管造影(Comp
会议
目的 比较小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高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PubMed数据库收集小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学通路、基因本体和功能注释聚类等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两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共467条(P<0.05),其中有189条基因的变化倍数超过两倍.功能注释工具将超过两倍显著差异表达的189条基因对KEGG数据库进行映射,共有
会议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MP-LAMPs)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表达SPLUNC1的影响,探讨SPLUNC1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及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SPLUNC1蛋白在HBEC细胞内定位;不同浓度MP-LAMPs (0.1、0.5、1.0、5.0μg/mL)刺激HBEC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FQ-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h
会议
目的 通过建立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从体内和体外两方面来研究小窝蛋白-1(Caveolin-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高氧肺损伤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高氧肺损伤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体内实验:建立早产鼠高氧肺损伤模型.于给氧后1、3、7d留取肺组织标本,在光镜下进行肺组织纤维化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时间点小窝蛋白-1、TGF-β1的表达.体外实验建立高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