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发展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 :都江堰建堰226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udy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是当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它以规模宏大、科学布局、费省效宏、历久不衰而举世闻名.都江堰的发展与时代和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更加有利于都江堰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从处理器、操作系统、支撑软件、系统开发以及系统应用等几个方面概括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有关内容,并简要介绍了无处不在计算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关键技术和应用.无处不在的计算是21世纪的计算模式,其最终目的是提供许多单个行为的交互来推动一个人和计算设备间统一和连续的交互,使提供服务的计算机充满整个现实世界,且对用户来说是高效的和不可见的,这就需要大量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而随着移动计算、分布式计算等相关
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都江堰鱼嘴上游河段洪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测洪水资料从流场分布、内外江分流和沿程水位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现都江堰计算河段百年一遇洪水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韩家坝滩面过流时主河道最大卵石起动粒径为403mm.河床处于稳定状态;存在弃渣堆不过流时主河道最大卵石起动粒径为739mm,河床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冲毁左槽盐井滩段护堤而导致严重后果。
基于对灌区水管理工作特点的分析,对灌区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指出灌区信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升效率和效能,核心内涵是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长远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而现实途径则是"节水灌溉、优化调度"。
由于都江堰河段水浅流急和横比降大,难以采用常规大断面测量方法施测。本文论证同时测量水深和水面高程的方案,采用超声测深仪测量水深,GPS系统同时测量测点三维坐标,进而得到河床高程。设计跨江钢缆和测量小船进行大断面测量,利用数据库技术建立水沙数据分析平台,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整个系统测量精度高,方便快捷,为紫坪铺和都江堰的联合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水量安全、水质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水文状况恶化;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提出了适应对策和建议,并对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方
水权转换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结合水权转换的工作实践,借鉴排污权交易的宝贵经验,以都江堰灌区为例,提出以水权转换为核心的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调节和用水户参与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行动方案.此方案以现状水资源配置为基础,转换成本低,公众接受程度高,能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本文通过对都江堰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进程的深入分析,站在实现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的高度,构建都江堰灌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文中叙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目标和设计方案,特别对空间信息数据库的设计、灌区不同数据平台的数据整合,以及GIS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案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该系统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开发和设计,实现了GIS平台下的水资源信息查询、调水方案模拟和
都江堰属国控Ⅱ类水域,其上游分布着工矿企业及农田,工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威胁着都江堰的水环境质量.目前的监测项目主要为常规的无机污染物和生物监测项目,有机污染物监测项目只是以COD综合指标代替,不能有效地反映有机污染状况.为了更有效的实施2002年颁布的(GB3838-2002),本文介绍了"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为有效开展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都江堰水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
本文结合都江堰东风渠灌区灌溉用水特点,在灌区农业水资源合理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灌区内不同的灌溉制度和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线性规划建立并求解了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数学模型,选择出最能满足目标函数的配水方案,并初步探讨了实现灌区用水合理配置的管理系统。
"数字水调"是"数字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的基础技术支撑.鉴于都江堰灌区流域范围广、农业灌面大、大中城市多的特点,提出采用分层递阶的智能系统体系结构搭建都江堰灌区数字水调系统.系统由组织级(决策层)、协调级(管理层)、过程级(执行层)构成,通过通信网络形成一个从管理局到各管理处、再到下层各管理站点的分层递阶的网络结构.它把人工智能的高层决策、系统理论中先进的数字建模和优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