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外交环境与中国能源战略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由于世界能源的分布极不平衡,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地理上分离,能源与地理因素相结合而,特别是与交通枢纽的结合,形成了能源地缘政治.本文分析了世界能源(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分析了美国、俄罗斯、欧佩克、非洲、东北亚等地缘板块的能源地缘政治的态势.分析了中国周边地区的能源地缘政治环境,在东北亚,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机制符合地区内各国的共同利益,可以弥补这一地区石油市场的脆弱性,确保石油供应安全.东南亚的经济圈与中国能源安全关系密切.在南亚,竞争下的合作是未来中印两国石油安全的双(赢)战略.中亚的地理位置处于欧亚大陆的枢纽和要冲,又是世界级的石油资源富含地区.本文还分析了中国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从地缘政治上看,积极推进能源外交.地缘经济上看,要建立和完善国家石油安全防御体系,多途径控制石油资源,多元化参与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提升国际原油价格话语权,建立完备的石油储备制度,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的方针.从地缘文化上看,要消除“中国威胁论”,构建新能源安全观.
其他文献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严重冲击金融领域,而且影响到实体经济:不仅冲击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影响到发展中国家;不仅对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造成较大冲击,而且对中部地区城市也产生重大影响.冷静分析金融危机对中部城市的影响,并且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于中部城市转危为“机”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汲取了马克思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学说和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因此,利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阶段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问题的实质,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探索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模式和道路,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所面临的困境,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得以走上可持续发展良性前进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先对FDI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事实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FDI与环境保护可能存在相互的负面影响,也可能存在相互的正面影响.然后作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中对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加工为主体的出口贸易模式,因此,“中国制造”首当其冲地受到此次危机的冲击.本文从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出口受创入手,分析了其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出口模式内生的脆弱性,最后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转变中国出口贸易模式,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措施.
日本推进“东亚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思路是向各国宣传日本处理废弃物、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经验,进行政策对话;会同各国采取协调措施,实现东亚整体的循环资源的适当利用和处置;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促进各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当的分工;构建经济实效的静脉物流体系,提高静脉物流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区分不同阶段,分别解决不同课题.目标是促进东亚国际循环型社会的形成和构建东亚国际资源循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极其复杂,但是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共荣关系”是造成危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场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是全球生产一消费链条不可持续的必然结果.
随着农产品贸易谈判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低,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削弱.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研究,运用相关分析手段得出结论:在农产品进口的影响因素中,关税效果最明显,关税配额也影响进口.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适度保护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已日趋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诸多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使政府能从定量上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和状况,为制定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区域中各企业的科技发展提供信息,分析其优、劣势,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科技竞争力.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宏观地分析和评价各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中部各省产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服务经济在GDP中所占比重很低,制约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部各省不同程度地受到外部的冲击.发展服务经济具有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点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我国中部六省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部地区服务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制约因素,提出了中部地区服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相应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风暴,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胡锦涛总书记在伦敦的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提出了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进改革”、“反对保护主义”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五点主张.从统计资料看,国内经济虽有回暖迹象,但国际经济下滑态势尚未见底,要真正消化国际金融风暴造成的诸多不利因素和影响,使经济发展重新回到正常增长的轨道,还有许多工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