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肘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治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介绍“不稳定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概念(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肘关节骨折脱位),并报告3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自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作者共收治不稳定肘关节骨折脱位35例。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及早开始屈伸和旋转康复训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后伸膝装置重建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定制膝关节假体联合腓肠肌皮瓣治疗的59例胫骨近端恶性肿瘤,排除肺转移、感染以及失访病例,22例患者获得最终随访,其中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2±16.3岁(15-72岁),左胫骨近端肿瘤11例,右胫骨近端肿瘤11例,Enneking分期:ⅡA 期4例,ⅡB 期18例,其中骨肉瘤12
目的:踝关节扭伤是经常活动的人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对于那些患有严重的反复的踝关节不稳的患者来说,残留的踝关节扭伤症状改变了他们的健康状况,最终影响踝关节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研究者在此相关的临床和基础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目前对此类损伤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皮瓣在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12-2014.12在我院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共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足皮肤缺损缺损6例,踝部皮肤缺损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带蒂旋转6例,游离移植8例.
会议
目的:评价利用骨水泥量和骨水泥分布评估PKP手术的效果,并探索骨水泥量、骨水泥分布与手术后临床指征三者间的联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椎体成形术患者资料,共有22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单椎体骨折患者,研究中收集了患者的人口学变量和临床指征,并根据VAS分值差将患者分成了优良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不同骨折部位的水平回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于本院骨折患者共655例。分为骨折组和正常体检组。观察组再根据不同骨折部位分为关节骨病科、脊柱科、康复科、上肢科、下肢科。对骨折术后病人的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同时比较骨折组中不同骨折部位的检测结果。
目的 研究本体感觉训练在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增加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后患者下肢肌力,减少术后患者跌倒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康复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的:对单纯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爆裂骨折骨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01年1月~2013年9月对25例创伤所致胸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前路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对25例获得随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2岁(27~56岁);致伤原因:车祸10例,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4例,其它3例;15例患者合并有肺挫伤或多发肋骨骨折,其中9例入院
Objective Complete debride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Sclerotic walls, multiple cavities, and affected bony bridges are areas of focus in spinal tuberculosis and are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Zero-P 椎间融合器(A 组)和椎间cage 置入融合、钛板内固定(B 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06月至2014年01月 采用颈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术的40 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7~62 岁,平均42.5 岁.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以评价植骨
目的 探讨生物型加长矩形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15例,全部采用生物型加长矩形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