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金属相变储热胶囊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制备高温金属相变储热胶囊为目标,提出一种新型镀铬方法实现金属相变材料铜球的封装,并对获得的核壳结构相变储热胶囊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铬层致密,厚度均匀,与铜球结合紧密,厚度达到100 μm;铜球胶囊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分别为1075℃和153 J/g.另外,研究了铬层的电化学沉积机理,并分析了胶囊在热循环中破裂的原因,若使铜球胶囊完整,应增强铬镀层的抗氧化性、增加铬镀层厚度和降低铜球直径.
其他文献
采用Ni箔作为中间层成功实现了ZrB2-SiC陶瓷(ZS)与Nb的扩散连接.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接头界面组织成分和物相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连接温度为900℃时接头的典型界面结构为Nb/Ni3Nb/(Ni,Nb)ss/(Ni,Si)ss/NisZr/ZS.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富Ni中间层逐渐消失.Ni在ZrB2-SiC陶瓷内部形成晶间渗入.适当厚度的晶间渗入层形成了陶瓷向金属的
选用B4C和石墨为骨料,酚醛树脂217为粘结剂制备尺寸为10 mm×10 mm×10 mm的块体试样及直径Φ(6±0.25)mm的吸收球试样.采用岛津AG-IC20KN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试样的压碎力.对块体试样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树脂预处理B4C有利于粘结;浸渍可以提高试样的抗压强度,且随着浸渍次数的增加抗压强度增大;热固性树脂做浸渍剂时制得的样品强度大;最优工艺制得的吸收球
采用高温蒸汽浸泡法比较和研究了硼硅酸盐玻璃和烧绿石的抗侵蚀性能.实验选用去离子水为浸泡剂,浸泡温度为150℃.结果发现烧绿石的质量归一化损失率和铈元素归一化浸出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浸泡28天后的烧绿石样品表面矿物组成没有发生变化,无新相形成.相比硼硅酸盐玻璃,烧绿石具有更好的抗侵蚀性能.
通过流延法制备了氢电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的氢电极层与电解质层.研究了采用5%淀粉和8%(质量分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作为复合造孔剂,制备出长条形与圆形相结合的复合孔结构氢电极,其孔隙率为42 vol%.同时采用淀粉和PMMA微球单一造孔剂,分别制备了长条形与圆形孔结构的氢电极.对其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表明,长条形孔利于气体传输,降低扩散阻抗;圆形孔有利于载流子传
研究了掺钙铬酸镧相变过程对于其导电性能的影响机制.掺钙铬酸镧的导电率数据表明,样品中载流子激活能在高温区(500℃以上)与低温区(300℃以下)有一定差别.结合样品热膨胀曲线与DSC分析,发现在300~500℃这一温度区间内掺钙铬酸镧由正交相(Pnma)向菱方相(R3C)转变.在不同温度下对样品进行XRD分析,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精修处理,得出掺钙铬酸镧在不同温度下晶格常数及键长的变化.结果表明,相
采用固相两步法成功地合成了LSGM粉体.根据两步法与一步法制备的LSGM粉体中O-O键长以及晶胞体积的对比,证明两步法的掺杂率要高,两步法优于传统的一步法.通过计算晶格中离子价态的变化,证明了第一步Mg元素的成功掺入,进而说明了第一步Mg的掺入有利于随后Sr的掺杂.两步法中第一步煅烧温度为700℃的制备效果要优于800℃的.
以硅基玻璃粉封装材料为基体,添加了不同比例二氧化钛来制备封胶.研究表明,当二氧化钛添加比例为10%时,复合封胶比较致密,而且适于丝网印刷.利用该封胶封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与传统封胶沙林相比,5W后,传统封胶出现剥落,而用所制备的二氧化钛-玻璃粉复合封胶封装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保持在原来的91.1%.经3000 h的室外测试,其光电转化效率保持在原来的81.6%.
对尿素燃烧原位合成NiO-YSZ复合粉体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尿素加入量制备5种NiO-YSZ复合粉体,并制备成SOEC进行高温电解水蒸气制氢研究,考察了温度和水蒸气含量对SOEC性能的影响.利用尿素燃烧原位合成法能够制备出高性能的NiO-YSZ复合粉体.尿素的最优加入量为CO(NH2)2与Ni(NO3)2的摩尔比为2∶1.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氢电极组成SOEC,在900℃、80%H2O+ 20%H2的
以无定形TiO2为钛源,Li2CO3为锂源,C12H22O11为碳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hTi5O12/C复合材料,并通过XRD和电化学方法分析焙烧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XRD测试表明,实验合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C复合材料,碳源的加入对Li4Ti5O12的结构几乎没有影响;850℃/15 h焙烧合成的碳包覆钛酸锂具有最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充放电平台平稳,5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率
利用石墨烯氧化物(GO)作为聚合物太阳电池的空穴传输层,研究了不同厚度GO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相对于未使用GO的电池,使用了GO的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光电转换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而在旋涂GO作为空穴传导材料的时候,随着旋转速率增加,GO厚度减小,电池的各种光电性能均有提高.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表明,与未使用GO的电池相比,使用GO作为空穴传输层后,电池的复合电阻与电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