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诱导自组装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暨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委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细胞结构的启发,我们提出了"框架诱导自组装"这一普适性创新方法,可以在同种两亲分子,相同组装条件下,通过框架的设计,获得任意形状、尺寸单分散的组装体,并可以在溶液中实现给定尺寸二维疏水膜的制备.此方法不仅推动了分子自组装的发展,还对我们认识细胞膜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其他文献
本项目以智能响应性近红外材料和光电转换为功能导向,设计金属有机组装新基元,创造新型功能化可控自组装体系.项目实施两年以来,在近红外发光金属有机材料与Hg2+离子检测、多
在晶体的异质外延中,初期的成核过程是典型的由强相互作用主导的自组装现象.在研究金刚石在过渡金属表面异质成核时,发现随着表面覆盖度的增加,存在一个吸附相由-CH3到-C2H2
为实现从可控分子组装结构到共价相连结构的原位转化,在过去的一年中从不同路径进行了尝试.系统地研究了带有功能基团的1,3,5-三苯基苯在Ag(111)表面的组装行为.实验发现分子
聚合物自组装,特别是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包括两嵌段,三嵌段或多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研究已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1,2作为聚合物的一个重要分支,交替共聚物
通过模板法制备出尺寸可控的均匀纳米棒,之后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将末端含有巯基的聚苯乙烯PS接枝到纳米棒的表面.通过聚乙烯基吡啶P4VP和十五烷基苯酚PDP构建子结构P4VP(PDP
利用高分子、分子筛、纳米颗粒等作为载体来进行催化剂负载,这些作为传统的负载策略,虽然能够达到催化剂回收的目的,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与均相催化剂相比,多数情况
生命体系中的孔道结构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功能调控、信号传递、电位调控、以及能量转换的基础,在能量转换与存储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例如,感受器电位的发生,神经兴奋与传
蛋白质的折叠和解折叠以及由此引发的无规聚集失活和纤维化是现代生物工程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和许多疾病背后的重要起因.例如通过蛋白重组工程制备蛋白质药物或活性酶所获得的
分子的自组装包含复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在自组装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子自组装经常表现出对单体分子之间、组装分子和环境之间丰富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