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试小麦品种叶枯病发生情况简述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植保科技奖颁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小麦病害,其病原菌寄主范围极广,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和几十种禾本科杂草.该病除可引起麦株叶枯斑外,还可侵染其他部位,产生穗腐、褐斑粒、黑胚、根腐等为害症状.近年来,不论是国家冬小麦区域(长江上游、中下游冬麦组)小麦品种还是云南省育种后备材料,在昆明试验区大部分品种上均有发生.现以2015-2016年和2017-2018年两个年度的国家冬小麦区域(长江上游、中下游冬麦组)小麦品种为例:昆明试验点叶枯病害主要表现为叶斑或叶枯症状,麦株叶部产生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长圆形或梭形病斑,病斑可散生也可几个联合成较大的病斑;病斑多呈黄色至浅褐色或至深黄褐色.病叶斑枯面积可占叶面积的5%~60%不等,病害后期叶片可变干枯死.82个发病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为:病株率≤10%有5个品种,病株率≤20%有16个品种,病株率≤30%有25个品种,病株率≤40%有15个品种,病株率≤40%有15个品种,病株率≤50%有11个品种,病株率≤60%有5个品种,病株率≤100%有1个品种.严重度≤10%有1个品种,严重度≤20%有23个品种,严重度≤30%有9个品种,严重度≤40%有8个品种,严重度≤50%有2个品种,严重度≤60%有8个品种.该病害病原菌:无性世代为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有性世代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Ito et Kurib.)Drechsl].田间多以麦根腐平脐蠕孢病原菌常见.其分生孢子梗生于麦叶病斑枯死部位.分生孢子在有水滴或饱和湿度条件下易萌发,萌发适温22~32℃;侵染适温22~30℃.菌丝生长适温24~28℃.病害发生特点:土壤、病残体、种子均可带菌,为小麦根腐病的主要初侵染菌源.菌丝可在麦收后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以及土表或浅土层中未腐烂的病残体中越冬越夏;也可潜伏在种皮、胚乳、胚等组织里存活多年;种子表面也可附带病菌分生孢子.此外,感病的自生麦苗及其他寄主也是病菌来源.分生孢子在水滴叶面上萌发长出芽管,并从气孔和伤口侵入叶片;也可直接穿透叶片表皮侵入,形成初次侵染.发病适宜条件下病害潜育期为5~7天,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小麦叶枯病发生及流行取决于寄主抗病性、菌源基数、气候条件、田间栽培管理、耕作制度等多种因素.气候条件、田间菌源量是影响叶枯型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直接因素.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测试溴氰虫酰胺和噻虫嗪复配农药对二点委夜蛾的防虫效果.试验将农药溴氰虫酰胺和噻虫嗪按3种比例复配,以及几种常用种衣剂分别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田间播种,待玉米出苗后接种二点委夜蛾幼虫,在接种后第3天、7天、14天时调查植株为害程度.调查发现,溴氰虫酰胺/噻虫嗪各处理对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其中2号配比为最佳推荐比例.
燕麦(Aven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主要在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种植.近年来,在燕麦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燕麦叶斑病为害严重,且具有发病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本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品种、播期、密度、施肥及灌水量等不同栽培条件下燕麦叶斑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该病害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且连续3年的测定结果趋势一致.利用不同杀菌剂进行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群体的无毒基因型及其频率分布是有效利用抗病品种进行稻瘟病防治的关键。为了明确我国南方稻区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k的基因型及其空间分布,本研究选取了分离自我国南方稻区的483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采用Avr-pik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显示,含有单个或纯合多拷贝Avr-pik的样品共165个
通过空气传播的分生孢子是水稻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初侵染源和再侵染源,了解稻瘟病菌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的梯度对于理解稻瘟病的流行和制定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室内风洞模拟,分析了稻瘟菌正常野生型和孢子形态突变型菌株的分生孢子在4m/s、6m/s、8m/s风速下沿水平和垂直方向飞散的密度梯度。初步结果显示:在水平方向上,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此梯度可以用负幂函数模型y
南繁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和最开放的农业科技试验基地.水稻是最早进行南繁的作物之一.水稻稻瘟病是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的具有毁灭性的最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稻谷的质量和产量,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科学准确地鉴定与评价品种的抗病性是基础,通过此项技术,直接反映水稻品种的抗性类型,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安全保障,为品种的选育和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侵染引起的气传叶部真菌病害,是我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已有研究表明,转录因子在水稻、小麦和大豆等作物调控病原菌侵染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植物转录因子NAP(NAC-Like,Ac-tivated by AP3/P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控制叶片衰老以及响应外界环境胁迫等功能有关的转录因子(
理论和实践证明,小麦品种多样性种植可以减轻小麦条锈病的为害程度,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选取5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组成9个不同混种处理,于2016-2018年在四川省梓潼县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混种对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品种多样性种植防治小麦条锈病机制.5个单种对照品种分别为高感品种绵农4号,中感品种内麦9号,中抗品种川麦51,高抗品种川育21和川麦55.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Pst)引起的气传性小麦病害,在我国流行年份可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四川省宁南县位于川西南山地,Pst在该地区能够完成周年循环,为其他麦区提供有效菌源.因此,明确宁南县Pst群体的季节演变,对于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9对SSR引物标记了四川省宁南县两个Pst季节亚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f.sp.tritici Erikes,Pst)引起的气传真菌病害,在我国大部分麦区为害十分严重.小麦条锈病适宜在低温冷凉气候条件下发生,病原菌越夏效率决定当年秋季初侵染菌源数量.近年来,条锈菌越夏海拔下限逐年下降,越夏区域向低海拔地区转移扩展,越夏地区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同流行区域耐高温菌株的出现,给小
为了解安徽中部和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探讨其相互间亲缘关系,对分离自安徽中部的合肥、六安、马鞍山和南部的安庆、宣城等地的菌株进行AFLP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中部和南部小麦白粉菌群体的Neis (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0和0.24,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分别为0.24和0.31,表明南部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中部群体;基因流(Nm=13.00